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方山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方山冠

五彩冠。鄭玄《三禮圖》: “五彩方山冠, 以綵爲之, 各以其綵名爲冠, 禮廟,天子八佾,樂五行,舞人所服。” (《玉函山房輯佚書》)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冕弁冠 > 方山冠
方山冠  fāngshānguān

漢祭宗廟時表演樂舞者所戴禮冠。類似進賢冠,然以五彩穀爲之。唐宋時隱士所服,亦稱“方山巾”。《後漢書·輿服志下》:“方山冠,似進賢,以五采穀爲之,祠宗廟,‘大予’、‘八佾’、‘四時’、‘五行’樂人服之,冠衣各如其行方之色而舞焉。”唐·李白《嘲魯儒》詩:“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宋史·陳希亮傳》:“希亮子慥,少時使酒好劍,晚年遯於光、黄間,蔬食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

方山冠

方山冠fāng shān guàn

〖名词〗
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帽子(1)。《方山子传》: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这不就是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方山冠fāngshānguān

乐、舞者在表演时所带的冠帽。秦汉时期用于祭祀宗庙,两晋时期因袭。至明代文舞时使用,形制有所改变。《汉书·武五子传》:“尝见白犬,高三尺,无头,其颈以下似人,而冠方山冠。”汉蔡邕《独断》卷下:“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汉祀宗庙,《大予》、《八乐》、《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晋书·舆服志》:“方山冠,其制似进贤,郑展曰:‘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汉《大予》、《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冠衣各如其行方之色而舞焉。”《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龚遂。”元胡三省注:“方山冠以五以采縠为之,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乐舞人服之。”《明史·舆服志三》:“文舞,曰《车书会同之舞》。舞士,皆黑光描金方山冠,青丝缨,红罗大袖衫,红生绢衬衫,锦领,红罗拥项,红结子,涂金束带,白绢大口裤,白绢袜,茶褐鞋。舞师冠服与舞士同,惟大袖衫用青罗,不用红罗拥项、红结子。”

方山冠(宋聂崇义《三礼图》)

方山冠

方山冠

乐舞人所戴冠。《晋书·舆服志》: “方山冠,其制似进贤。邓展曰: ‘方山冠,以五采谷为之。’ 汉大予、八佾、五行乐人所服,冠衣各如其行方之色而舞焉。”

☚ 芳亭辇   妃朝冠 ☛
方山冠

方山冠

汉代祭祀时乐人所用之冠。《后汉书·舆服志》:“方山冠似进贤,以五采縠为之,祠宗庙,太子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冠衣各如其行方之色而舞焉。”

☚ 建华冠   "> ☛

方山冠

古代一种冠的名字,本为乐舞之人所戴,冠分五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