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字军东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字军东侵

1096~1291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国家进行的侵略性远征。侵略军身缀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1095年11月2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表演说,煽动宗教狂热,号召东侵。十字军共8次东侵,第1次(1096~1099)占领耶路撒冷 ,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2次(1147~1149)欲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3次(1189~1192)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未得逞。第4次(1201~1204)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5次(1217~1221)、第6次(1228~1229)、第7次(1248~1254)和第8次(1280)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阿克丧失,十字军东侵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Shizijun dongqin

11—13世纪,西欧封建主对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一场侵略性远征。远征前后共8次,长达200年之久。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进行狂热的宗教煽动,号召人们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西欧的大封建主、商人等企图借此机会掠夺财富,扩张势力。一些骑士也想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冒险,而破产的农民不明真象,想到东方谋取自由。参加侵略远征的人,都在衣服上缝有十字标志,故此称为十字军。8次十字军的时间为:第一次,1096—1099年;第二次,1147—1149年;第三次,1189—1192年;第四次,1202—1204年;第五次,1217—1221年;第六次,1228—1229年;第七次,1248—1254年;第八次,1270年。近两个世纪时间内,十字军对所到地区的人民大肆烧杀抢掠,充分暴露了十字军东侵的真正企图并非为了“解放圣地”。十字军在所征服地区内先后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拉丁帝国等国家。十字军东侵过程中,不断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致使每一次十字军东侵都以失败而告终。1291年,十字军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被伊斯兰教徒收复,十字军东侵彻底失败。十字军东侵给欧洲人民带来了重重灾难,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饱尝战火之苦难。在东侵过程中,十字军将东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的造纸、火药等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传入西方的。十字军东侵削弱了拜占庭商人的地位,意大利和法国东部的商业发展起来。

☚ 拜占庭帝国   城市的兴起 ☛

十字军东侵

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名,对东地中海沿岸各国发动的侵略性远征。因参加者衣上有红十字标记而得名。1096—1291年前后共8次,使东地中海沿岸各国人民和西欧人民均蒙受灾难和牺牲。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

1096—1291年西欧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商人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从异教徒(穆斯林) 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企图通过领导十字军运动,确立教会在西欧政治生活中的至高无上权威; 并通过十字军向外输出基督教,以期建立天下归一的“普世教会”。教皇的号召得到了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商人的积极支持。前者想要掠夺新的领地和农奴,后者力图控制东部地中海的商业。第一次东侵(1096—1099) 中,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在地中海东岸一带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和爱德沙伯国。1147—1149年,为夺回塞尔柱土耳其人收复的爱德沙,进行第二次东侵; 1189—1192年,为夺回被埃及收复的耶路撒冷,进行第三次东侵,均遭失败。第四次东侵(1202—1204)转而进攻东罗马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1221)、第六次(1228—1229) 和第七次 (1248—1254) 东侵目标均为埃及,第八次东侵(1270) 目标是突尼斯,均无结果。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城被穆斯林占领,东侵以失败告终。东侵给东地中海沿岸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并使西欧人民遭受到重大牺牲。但它扩大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往,并刺激了自11世纪开始的西欧远程贸易的复兴。

☚ 凡尔登条约   三级会议 ☛
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

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罗马教皇会同西欧各国封建主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向地中海东部地区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远征扩张活动。因参加者衣服上缝有十字记号,故名十字军。共有8次。11世纪,东西方贸易发达,西欧封建主急切需要从东方掠取更多财富;东西教会大分裂后,罗马教皇力图恢复对东方的统治;西欧农民遭受着沉重的封建剥削压迫,渴望改变处境;对圣物的崇拜及去耶路撒冷朝拜圣地的风气盛行。然而由于突厥人的入侵,在耶路撒冷的旅途被阻,东西方贸易也大受影响。在此情况下,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usⅡ 约1042—1099于1095年11月在法国克莱蒙召开会议,以收复耶路撒冷圣墓名义,号召所有基督教国家共同参加“圣战”,并以教皇名义宣布一切参加者罪得赦免;为圣战而死者,灵魂升天堂。1096—1099年,进行第一次东侵。兵分四路,最后攻陷耶路撒冷,大肆劫掠,杀死全城近7万人,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之后,一部分地区又为穆斯林占领。1147—1149年,为夺回失地进行了第二次东侵,遭失败。1189—1192年进行第三次东侵企图夺回已被埃及苏丹萨拉丁(SalahalDin 1138—1193)攻克的耶路撒冷,未成。1202—1204年,进行第四次东侵,由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iusⅢ 1198—1216在位)发动,起初为进攻埃及,而竟然攻陷君士坦丁堡,将该城洗劫一空,无数瑰宝毁于一旦,东部教会也置于罗马教皇统辖之下。之后,1212年又组织“儿童十字军”,大批儿童惨遭劫难。1218—1221年进行第五次十字军东侵,主要进攻埃及遭失败。1228—1229年又组织第六次,进攻叙利亚。1248—1254年发动第七次,由法皇路易九世(LouisⅨ 1226—1270在位)带领,远征埃及,一事无成。1270年,路易九世率领第八次十字军东侵,仍未果。历次东侵所占据点相继丧失,1291年,以十字军侵占的最后据点阿克城被攻陷,标志十字军东侵的彻底失败。长达两百年的十字军东侵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扩大了教皇的影响,增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 东西教会大分裂   异端裁判所 ☛
000004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