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二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十二神 十二神 shièrshén 亦稱“十二獸”、“儺神”。指大儺儀式上驅逐疫鬼之諸神。舊時每歲臘月前一日舉行逐疫儀式,謂之大儺,其制始於先秦時期朝廷中。漢代始定甲作、胇胃、雄伯、騰簡、攬諸、伯奇、强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十二獸爲儺神,分别驅除疫鬼惡兇。後此俗廣泛流行於民間,達於近代。古籍所載諸神之名,字多訛舛,如胇胃一作胇胄,騰簡一作騰蘭,等等。《後漢書·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選中黄門弟子年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皂製,執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十二獸有衣毛角。中黄門行之,宂從僕射將之,以逐惡鬼於禁中。夜漏上水,朝臣會……乘輿御前殿。黄門令奏曰:‘侲子備,請逐疫。’於是中黄門倡,侲子和,曰:‘甲作食𣧑,胇胃食虎,雄伯食魅,騰簡食不祥,攬諸食咎,伯奇食夢,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隨食觀,錯斷食巨,窮奇、騰根共食蠱。凡使十二神追惡兇,赫女軀,拉女幹,節解女肉,抽女肺腸。女不急去,後者爲糧!’因作方相與十二獸儛,嚾呼,周徧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門外騶騎傳炬出宫,司馬闕門門外五營騎士傳火棄雒水中。”《通雅·姓名》:“甲作、胇胄、雄伯、騰蘭、攬諸、伯倚、疆梁、祖明、委隨、錯斷、窮奇、騰根,十二皆儺神。” 十二神大傩逐疫诸神之总称。《后汉书·礼仪志中》:“甲作食𣧑,胇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不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 十二神古代传说中与十二支相应的十二位神人,根据所主事物的不同,神名亦不同,如有主十二方位的十二神,有主十二月的十二神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