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二时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十二時神 十二時神 shíèrshíshén 亦稱“十二辰神”。傳說中掌管時辰的神。此稱始見於南北朝時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遁甲開山圖》曰:五龍見教,天皇被跡,望在無外,柱州崑崙山上。榮氏注云:“五龍治在五方,爲五行神。五龍降天皇兄弟十二人,分五方爲十二部,法五龍之跡,行無爲之化,天下仙聖治。在柱州崑崙山上,無外之山在崑崙東南萬二千里,五龍、天皇皆出此中,爲十二時神也。”《宋史·輿服志一》:“十二神輿,赤質,四門旁刻十二辰神,緋繡輪衣,絡帶。輿士十二人……中興後,相風、行漏、十二神、鉦鼓四輿,悉省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