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谋县
元谋县历史悠久,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元谋猿人”因元谋县而得名,闻名于世。1999年全县辖10乡3镇,81个行政村(办事处),79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县总人口1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占90.67%;少数民族人口6.48万人,占总人口的32.49%。耕地面积14 396公顷。
元谋县属楚雄州,幅员面积2021平方千米,其中坝区占15.3%,山区占29.7%,半山区占55%。县城所在的元谋坝子,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四周群山环抱,是东南高、西北低、南北长的断陷盆地,形成滇中高原地带较大的热坝区域。全县最高海拔2 803米,最低海拔899米,县城海拔1 078米。金沙江在境内长度46.5千米。气候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9℃,平均降雨量618.7毫米,平均蒸发量3 729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3%,是全省有名的热坝区,有“天然温室”之称。境内交通方便,国道108线和成昆铁路纵横全境,为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前,元谋县农业基础薄弱,气候炎热,干燥少雨,大片土地荒芜,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单产很低,热坝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后,元谋县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兴修水利,开发热区,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市场,引导农民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热区资源,充分利用“天然温室”发展农村经济。199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75亿元(1990年不变价),农村经济总收入2.2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7 170.8万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1 081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