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企业风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企业风险

又称“企业总风险”。企业在经营上、财务上存在的风险。两者分别称为“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又称“企业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中营业利润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营业杠杆。企业营业杠杆,是指企业对与产品或服务生产有关的固定经营成本的使用。在短期,企业的总经营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在长期,企业的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企业营业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固定经营成本而增加获利能力。固定经营成本不随企业经营量(或产出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动经营成本则随企业经营量的变化而变化。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使企业经营量的变化导致营业利润不成比例地变化:固定经营成本的存在使企业经营量变动一个百分比,能产生出一个放大了的营业利润变动的百分比。这是一种杠杆放大效应。但并非企业的固定经营成本越大,营业利润就越高,这需要进行具体的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不同销售量(或产出量)水平上,成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销售量(或生产量)、利润三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故又称“本-量-利分析”或“量-本-利分析”。在盈亏平衡分析中,要找出企业盈亏平衡点。企业盈亏平衡点,是指使企业的总收益等于其总经营成本,从而使营业利润为零时所要求的产品销售量。在以产品数量计算盈亏平衡点时,盈亏平衡点等于固定成本与单位边际成本之比。单位边际成本为产品单价减去每件产品的变动成本。以公式表示为:

以产品销售额计算时,盈亏平衡点等于一个比值,其分子为固定成本,分母为1减去变动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以公式表示为:

在盈亏平衡点以上的额外销售增量,将使营业利润增加;而在盈亏平衡点以下的销售量,将产生亏损。在盈亏平衡分析中,反映企业的营业利润对企业销售量(或产出量)变动的敏感性的指标为企业在某一特定销售水平(或产出水平)上的营业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为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与导致其变动的销售量(或产出量)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也就是企业销售量(或产出量)变动1%所引起的营业利润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还有产品市场状况、要素市场状况,以及其他经营条件的变化等。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导致的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性的增加。企业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对固定的融资成本的使用。具有固定的融资成本的融资方式有企业的固定利率债务、固定利率的优先股等。当企业按固定的融资成本取得资金时,若资金的收益超过了为其所支付的固定融资成本,则认为企业具有正的(或有利的)财务杠杆效应。支付固定融资成本后留下的利润属于普通股的股东。若资金的收益没有达到为其所支付的固定融资成本,则认为企业具有负的(或不利的)财务杠杆效应。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就是企业通过利用固定的融资成本而增加(或减少)的获利能力。它是通过对企业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的影响来体现的。实际上,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对企业利润形成了两步放大效应:第一步,营业杠杆放大了销售量变动对营业利润的影响;第二步,财务杠杆将前一步所导致的营业利润变动进一步放大到对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对财务杠杆的分析方法是营业利润-每股收益盈亏平衡分析。它是指企业分析各种可选择的融资方案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的一种方法。这时的盈亏平衡点,是对两种或多种融资方案而言普通股每股收益都相同的营业利润水平。在营业利润-每股收益盈亏平衡分析中,反映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对企业营业利润变动的敏感性的指标为企业在某一特定营业利润水平上的财务杠杆系数,是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与营业利润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也就是企业营业利润变动1%所引起的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结合在一起,称为“企业总杠杆”或“联合杠杆”。总的效应是销售量的变动都两步放大为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更大的相对变动。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对其销售量变动的总敏感性的衡量指标为企业在某一特定销售水平(或产出水平)上的总杠杆系数,为每股收益变动百分比与导致其变动的销售量(或产出量)变动百分比的比值,也就是企业销售量(或产出量)变动1%所引起的企业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百分比;这也等于在某一特定销售水平(或产出水平)上,营业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