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医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医院

医院

杨子元作。为《女界天》第六种。一折。叙俄沙皇之妹(皇娣)亚历山大内亲王亲任看护妇,不辞劳苦,护理伤员的故事。

☚ 宗孔   救国 ☛
当前位置:主页 > 词语大全 > 同义词反义词 >

病院,医院


 【同】 都是名词;都指为病人治病的场所。
【异】 “病院”专指治疗某种疾病的医院;适用范围较窄,只限于传染、精神、结核、麻风、伤残等几种;一般不能单说,说“病院”时必须带上表示性质的定语。[例]这是一家精神~。“医院”泛指一切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单说。[例]这是一家~。
  • 上一篇:病床,病榻
  • 下一篇:摒弃,唾弃

病院;医院bìnɡyuàn yīyuàn

【同】 都是名词;都指为病人治病的场所。
【异】 “病院”专指治疗某种疾病的医院;适用范围较窄,只限于传染、精神、结核、麻风、伤残等几种;一般不能单说,说“病院”时必须带上表示性质的定语。[例]这是一家精神~。“医院”泛指一切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单说。[例]这是一家~。

医院yīyuàn

治疗和护理病人,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的机构。

医院yiyuan

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这里又修了一家~,看病更方便了|你怎么不去~检查一下身体? |这所~有住院部,设有100个床位。

医院yī yuàn

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1835年爱汉者等编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乙未年六月《广东省城医院》:“今有此教之门徒,普济施恩,开医院。”1855年6月《遐迩贯珍》第六号:“一平民左臂生有瘫疽十三,曾于三处医院就医,竟不见效。”◇病馆、病院、病人房、养病院、施医养病院、施医院、施医局、医局、医馆、医人院、医生院、太医院。“施医院”、“医馆”两词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较为常用。

行政区划单位

行政区划单位

省(~份;省级) 市 地州 县 乡(~所) 镇 区(省~;地~;分~;特~;专~;本~;社~) 盟
旧时乡以下基层单位:里(~正)
机关内部的办公单位:处(处级) 科(行政~) 部(部门) 室(科室) 课(总务~) 段 股 委(党~;团~;工~) 办(外~;~公厅) 厅(省~;工业~) 司(礼宾~)局(市~;文化~)
某些单位的名称:台(天文~) 所(研究~) 院(医~;产~)
某些服务单位:社(旅~;茶~)
古代户籍编制单位: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军 师 旅 团闾
集体的编制单位:队(连~)
由不多的人员组织成的单位:组(~员;小~)
规定的单位:点(蹲~)
自己所在的单位:本位(~主义)
总部的下属单位:分部
以电谋私的电力管理单位:电老虎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部门:单位)

另见:组织3 机关 团体

☚ 单位2   官职 ☛

医院Hospital

治疗和护理病人,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的机构。加拿大有综合医院879所、专门医院245所,都归各省政府管辖,另外还有64所私立医院,其中50多所属联邦政府管辖。
历史 最早的城镇医院1639年由三个法国修女创建于魁北克市。19世纪初,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建立了综合医院。早期的医院都是慈善机构,依靠捐赠维持,病人只付极少的费用,政府资助也不可靠。1867年,多伦多综合医院因资金短缺关闭一年。1870年,安大略政府通过法令,每年向医院和其他慈善机构拨款。现在几乎所有医院都依靠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拨款。20世纪前,医院的治疗对象主要是穷人。因当时对公共环境与个人卫生和疾病的关系不大清楚,加之药物匮乏,医院拥挤不堪,医院成为疾病传染的场所。富人都在家中治病,不愿上医院。后来将传染病人隔离,公共卫生得到重视,死亡率下降。到20世纪,麻醉术、无菌操作、先进外科技术和先进设备出现,要求医务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医院逐渐成为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1948年,联邦政府在全国卫生拨款计划中给各省一系列拨款和低息贷款,以改善现有的医院条件和增设新医院。1958年,联邦政府通过《医院保险及诊断治疗法》,授权联邦政府与各省谈判,共同负担危重病治疗费以及指定医院中的治疗费。到1961年,所有的省都提供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医院保险。1961年,联邦政府成立皇家医疗委员会调查医疗状况,提出“确保所有加拿大人均可享受可能的最好治疗”。1966年,联邦政府设立健康基金,14年内向各省提供5亿加元用以改善医院设施,培训人才,进行科研活动。但联邦政府负担的费用同各省的开支同步增加,造成对昂贵药物和治疗手段的过分依赖。1977年颁布《联邦一省共建财政计划法》,通过现金拨款和让税,联邦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省负担不同的数额,但对各省的实际开支并不按比例自动增加。各省也对此作出反应,建立家庭治疗、门诊治疗等新的医疗服务项目。1984年,由前两个法令合并的《加拿大健康法》开始生效。
医疗费用 1985年医疗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6%,医院的费用约占全部医疗费的40%,工资支出又占医院全部业务费用的68%。在1985年~1986年财政年度中,除门诊、社区服务、科研工作外,综合医院和联合医院为370万病人提供了5060万个住院日。1984年~1985年,每个住院日平均费用为295.05加元,手术及术后特殊护理的费用还要高一倍。但由于实行医疗保险,加拿大人自己都不用付钱。
医务人员 医院职员包括技术人员、治疗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内科医生对医院工作影响极大,但基本上都不是医院雇员。除实验室、急诊室和从事教学工作的老资格内科医生外,都不在医院领取报酬,但他们是支配外科、药房、诊断、治疗、护理部门和让病人入院、出院的绝对权威。护士都是医院雇员。1984年~1985年,全国医院有250000名护士。病人通常按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分类。就年龄和性别而论,65岁以上的占住院日的一半,妇女怀孕住院的比例也较大。就所患疾病而论,心脏病患者占住院日的22%。

医院

医院yiyuan

以治疗、护理病人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同时担负着为社会预防疾病、对人们进行健康检查的任务。医院一般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各种诊疗辅助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医生、护士、检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及行政管理干部等,组成多个职能不同的科室,进行检查、预防、治疗、护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医院按业务性质,可分为综合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科室较多,工作范围广,一般设中西医内、外、妇产、儿科及放射、传染病、针灸等多个专科诊室和病房,专科医院一般针对某一专科疾病或某一类人群而设,如老年、妇产、儿童医院及结核、口腔医院等。

☚ 商店   邮局 ☛

医院

防治疾病、保障人民健康、设有病房和门诊的医疗预防机构。一般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各种诊疗辅助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由医、药、护理、检验等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干部分别组成各科室。以医疗为中心,并开展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其规模大小视所承担任务而定。按业务性质,通常分:1.综合医院:有中西医内、外、妇产、针灸等专科;2.专科医院:为防治某一专科疾病而设,有儿童、传染病、结核病、口腔、肿瘤等医院。

医院

对伤病员进行临床医疗为主要任务的医疗机构。包括传染病医院,一、二线医院,分类后送医院,中转医院,野战医院,附属医院,基地医院,后方医院,中心医院,专科医院等。

医院

医院

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设有病房和门诊的医疗预防机构。医院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应有医疗器材比较齐全,能以精湛的技术为病人诊治疾病,担负预防保健工作,并结合医疗预防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和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医院对卫生事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医院分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两类。在中国,综合医院、包括有专科特长的综合医院是发展的重点,占医院总数的80%。综合医院大多数按行政区划分为省、市(区)、地、县医院,上下有业务指导关系。专科医院有传染病院、结核病院、麻风病院、精神病院、口腔医院、眼、耳鼻咽喉科医院、妇产科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等。按部门分,尚有工矿企业医院、军队医院与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医院的任务 中国的医院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城乡兼顾,医疗与预防结合的原则,遵守政府法令,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医院具体任务如下:
(1) 医疗: 医院要以医疗为中心,早期发现病人,及时让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住院,在病房、门诊及地段中采用中、西医药学对病人进行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和必要的康复处理,特别要重视急诊、抢救工作,做好现场、转运和院内的救护。
(2) 划区分级分工医疗: 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城市医院要与县医院及厂矿、基层医疗机构挂钩协作,认真做好转诊、转院、会诊及培训工作。
(3) 预防保健: 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医院要在卫生防疫站和专科防治机构的指导协助下,负责并指导所在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职业病和结核病等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负责疫情报告、卫生宣传教育、预防接种、健康检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
(4) 教学: 医院必须制定培养本院各类人员的规划,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坚持在职教育为主,发挥高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努力跟上国内外医学科学的发展。重视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重点培养,建设技术骨干队伍。行政管理人员、护士长以上的业务科室负责人应努力学习医院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要在保证医疗质量、完成医疗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承担高、中等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教学和毕业实习,以及在职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任务。培养他们树立高尚的医德,正确的医疗思想和优良的医疗作风。
(5) 科研: 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为主的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立实验室或专科研究所(室),进行临床实验医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经常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医学图书馆(室)的工作,做好医学情报资料的交流。
医院的组织 科学而合理的医院组织结构,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完成医院各项任务、提高医疗工作质量的组织保证。医院组织应从有利于病员的诊断、治疗、康复,增进居民的健康出发。医院一般由门诊部、住院部、临床医疗科室、医疗技术科室和行政、财务等部分组成。
医院规模大小视所承担的任务而定。医院的床位数及各科接诊次数是根据所服务区域及对象的性质、经济特点、居民人数及居民中疾病情况而确定的。一般讲,医院规模不宜过大,床位过多,范围太大,容易产生联系失调,基建投资增多;照顾不周,延误病人诊治等不良现象; 但床位过少则技术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在人力物力上造成浪费。
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组织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医德教育,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知识分子政策。要实行民主管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因素,发挥医务技术人员的作用,做好医院各项工作。医院领导机构还要讨论和决定管理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审议医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总结和部署重要工作等。
医院实行院和科室两级领导制。院长全面领导医疗、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和总务等工作。业务副院长分管全院的医疗、护理、医疗技术等工作。行政副院长分管全院的行政、财务和总务工作。院一级设置办公室以及医务、护理、人事、财务、总务等办事机构,协助院领导进行各项工作。
医院的科室设置,视医院的性质、任务及规模和当地需要而定。省、市级中心医院,教学医院等较大的医院分科要细一点,并可有专科特色,一般的医院分科不宜太细,主要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预防保健科等。县医院及指定的城市医院可设立传染病科。为加强肿瘤的防治研究工作,在指定的医院成立肿瘤科。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要在若干综合医院和工矿医院设置职业病科。在医院建筑或布局上要照顾到传染病科、精神病科、儿科、产科等科室的特点,与其他科室分隔或独立组建。
各业务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应选拔具有丰富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和一定组织能力的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担任科主任,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等工作。根据需要可设立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正副科主任要经常查视病房,参加门诊,到挂钩的医疗机构会诊,解决疑难病例,检查病历书写、护理、病人入院卫生处理、卫生宣传等工作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要在出院、转院、死亡、尸体病理解剖的病历及记录单上签字并检查审核。
医院的编制要考虑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文化、交通等特点及各科室的医疗工作量,以保证医院所承担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
1978年卫生部发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提出: 根据各医院的规模和担负的任务,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分为三类: 300床位以下按1:1.30~1:1.40计算; 300~500床位的按1:1.40~1:1.50计算;500床位以上的按1:1.60~1:1.70计算。综合医院承担的医药科研和教学任务所需要的人员,已于总编数内增5~7%;医药院校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另增12~15%。


综合医院病床的分配比例

适应范围
(床)





















80~249303010101055
250~44930251010525551.51.5
450以上3025151033532.51.52

门诊及急诊医疗 见《门诊机构》条。
病房 每个医疗业务科室有一个或几个病区。病区由一定数量的病室和服务房间组成。一个病区或护理单位的床位一般为25张,大科可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40张。病区设单人、双人、四人或六人病室。太多的病人同住一室,易发生交叉感染,不利于疗养,是不合乎卫生要求的。要将不同病情的病人分开,手术后的病人及危重病人应分配在紧靠护士值班室的单人或双人监护室或抢救室内,便于作特殊的观察护理。
要做好新病人的检诊,按时查房巡诊、会诊及病历书写,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组织好危重病人的抢救、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的讨论。加强手术管理,建立重大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和审批制度,明确门诊和住院手术范围。逐步建立重病监护室、危重病人抢救室、手术后病人复苏室。加强病区管理,执行病区晨会、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做好病人的出院、转院及死亡病人的处理等工作。
主治医师是科主任(主任医师)的亲密助手,负责一个病区的医疗、教学、科研等,检查指导住院医师的工作。主治医师每晨带领住院医师巡诊所负责病区的病人,检查基本医疗、护理、营养及隔离消毒工作,决定病员(特别是新病员)的诊断、治疗、急诊手术、会诊、转科和出院。
住院医师负责10~20张床位病人的日常医疗。每天早晚巡诊病室两次,经常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诊断检查,治疗处置。对疑难病人、危重病人或病人发生特殊变化时应及时请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会同诊治。要按时写好病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新入院病人的病历要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医师担任住院值班工作,检查病人的生活制度,医嘱及卫生处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卫生宣教。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及某些科室的总住院医师制。
护理 护理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保证,在医院工作中居于重要地位。护理人员约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半数,是医院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医院要有一名副院长分管护理工作,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科室护理工作实行护士、护士长、科护士长三级负责制或护士、护士长二级负责制。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院内调配由护理部或总护士长负责,任免、晋升、奖惩等要充分听取护理部或总护士长的意见。要健全和完善护理指挥系统。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实行分级护理,以保证重症危急病人的重点护理。认真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切实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严格执行交接班、查对等护理制度,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准备做好各项护理记录及汇报。搞好病房管理,建立良好秩序。实行护理查房,计划护理。建立夜间护士长总值班制,填写全院各科危急抢救病人、死亡病人情况记录,次晨向院长及护理部汇报。
医疗技术 药剂、检验、血库、放射、病理、理疗、同位素、功能检查、营养、手术室、中心供应室等医疗技术科室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业务范围,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高低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医院的主要设备大部分集中在医疗技术科室,临床医疗业务科室经常要依靠医技科室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必要的治疗。要重视医疗技术科室的建设,加强技术力量,充实必要的设备。要有计划地在医学院校或其他大专院校举办医学检验、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仪器等专业,培训医技科室的高级技术人员,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根据需要,积极开展新技术,扩大业务范围。检验、药剂等科室要逐步统一标准,统一方法,开展生化、微生物等检验的质量控制。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剂质量,有条件的应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加强药剂师对临床用药的监督。重视营养室工作,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高中级营养专业人员,积极配合医疗,搞好病人的治疗膳食。病理科要充实高级医务人员,添置必要的设备,做好各种病理检查,积极开展尸体解剖,特别是对诊断未明,有科学教学价值的死亡病例,要说服家属,进行尸体解剖,以利于诊断治疗以至整个医学水平的提高。检验科的工作对临床实验诊断及科研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建设。较大医院要建立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设有研究所(室)或科研、教学任务较重的医院可设立专门实验室(组),配合临床搞好科研工作,以提高医疗和教学水平。加强门诊和住院病例随访,积累资料,分析长期疗效及病情转归,总结医疗护理经验。
病案管理与统计 医院病人的病案记载了每个伤病员从入院至出院接受诊疗的全部过程,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宝贵资料,也是法律的依据。门诊、住院病人都要有完整的病案,用科学方法管理,并开展综合研究利用。
医疗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思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医院要制订出反映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统计指标,并做好登记、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医院统计工作可以反映医院病房及门(急)诊等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分析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作指出方向。中国有的医院已在病案管理及医院管理中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规章制度 医院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实行管理工作制度化,技术操作常规化,基本设施规格化,有利于加强技术管理,建立正常秩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对病历书写、急救抢救、手术前讨论、查房、查对、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人员培训考核等重要制度,应经常检查实施情况。在具体设施中可选择最优方案做为标准,实行规格化、标准化。实行抢救药品器械放置、病室布置、病区管理及护理制度的规格化将对医院各项工作的惯性运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起到保证作用。
各级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清除各种影响病人的不良刺激。在医疗工作中,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教育病人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治疗,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建立团结友好关系,共同向疾病作斗争。
预防保健 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在医疗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利于早期治疗,缩短疗程,恢复劳动力,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
在医院中要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内科、儿科实行预检和分诊。手术室、分娩室、婴儿室、监护室、血库、注射室、制剂室、检验科、供应室以及可以成为传染源的场所,均应严密消毒。对献血者要进行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测定。对传染病人实行分类隔离治疗。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和报告疫情。对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医院预防保健科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院和负责地段的医疗预防工作,如饮食卫生、学校卫生和妇幼卫生等,配合街道办事处开展计划生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工作,做好预防接种,组织有关科室积极防治传染病、职业病、结核病、精神病和其它多发病。
病人入出院管理 经门诊部(包括急诊室)医师诊察有住院必要而领有住院证者,才能到入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入出院处是病人入院及出院必经的门户。入出院处的工作直接影响整个医院工作与院内交叉感染。在综合医院中,病人除了产科、儿科、传染病科外都通过一个集中的入出院处入出院。
入出院处根据门急诊医师的诊断意见,确定病人住院治疗的科室,在诊断不明或发现传染病可疑患者时,在隔离室或观察室隔离一、二天,待确诊后再送往适当的医疗科诊治。紧急病人应在急诊室进行急救治疗,适当进行卫生处理再转入病房治疗。病人送入病房前要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如理发、沐浴、更换医院的清洁衣服等。传染病员住院,必须进行严格卫生处理。病人入出院卫生处理过程如下:


总务工作 医院总务工作是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包括房屋修建,水、电、煤气,取暖、照明,卫生清扫,被服管理,医用布类供应及交通工具的管理等。医院总务工作工种多,技术性强,应重视各种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总务部门的某些单位,可以参考企业管理的办法,实行企业化管理。有些工作,例如清洁卫生,也可以和劳动服务公司签订承包合同。
新建和改建房舍要考虑到方便病人就诊,有利医疗工作,符合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等卫生学的原则。医院要合理设计,合理布局,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医院建筑的使用效能。医院建筑,要留有余地,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注意平战结合,特别是急诊任务重的医院要考虑到大批伤病员来院抢救时,应有相应的后备建筑设施。要重视医院环境的绿化及院容院貌的美化,向园林化、庭园化发展,为病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医疗器材和仪器装备与管理 由于医学领域内不断引进物理、化学、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所取得的新技术,如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电子光学、同位素、纤维光学、超冷技术、高能物理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等,促进了医疗器材的制造和发展。装备与管理的原则应根据中国医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医院的任务、规模、医学科学技术水平、技术人员力量及建筑条件,适当考虑将来的发展而定。设备规范标准可参考当地卫生行政领导部门的方案。医院设备应根据经济条件的可能,统筹安排,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购置,逐步更新,充实配套。要立足国内产品,适当引进国外新技术设备。几个科室或几个医院可以合用的贵重仪器,应集中保管,也可实行贵重精密仪器的专管共用。健全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修制度。较大的医院也可以设立医疗器械设备科,配备工程技术人员。
☚ 医政工作   门诊机构 ☛

医院

hospital

医院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医院

hospital
传染病~ 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儿童~ children’s hospital/妇产~ maternity hospital/附属~affiliated hospital/结核病~tuberculosis hospital/口腔~stomatology hospital/陆军~ army hospital/牙科~ dental hospital/野战~ field hospital/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 hospital/中医~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肿瘤~ tumour hospital/专科~ specialized hospital/综合~ general hospital/卫生部直属~hospital directly affiliated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省级~provincial hospital

医院

医院yī yuànHospitals

保健中心 [bǎo jiàn zhōnɡ xīn] health center
产科医院 [chǎn kē yī yuàn] lying-in/maternity hospital
传染病医院 [chuán rǎn bìnɡ yī yuàn] 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fectious hospital
儿童医院 [ér tónɡ yī yuàn] children’s hospital
防疫站 [fánɡ yì zhàn] quarantine station
疯人院 [fēnɡ rén yuàn] lunatic asylum; mad house; mental hospital
附属医院 [fù shǔ yī yuàn] affiliated hospital
妇产科医院 [fù chǎn kē yī yuàn] maternit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隔离医院 [ɡé lí yī yuàn] isolation hospital
后方医院 [hòu fānɡ yī yuàn] base/rear hospital
基地医院 [jī dì yī yuàn] base hospital
急救站 [jí jiù zhàn] first-aid station
检疫站 [jiǎn yì zhàn] quarantine station
结核病医院 [jié hé bìnɡ yī yuàn] tuberculosis hospital
精神病院 [jīnɡ shén bìnɡ yuàn] mental home/hospital; psychiatric hospital; (lunatic) asylum; sanitarium
口腔医院 [kǒu qiānɡ yī yuàn]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理疗院 [lǐ liáo yuàn] psychotherapy house
联合诊所 [lián hé zhěn suǒ] polyclinic
疗养院 [liáo yǎnɡ yuàn] sanatoria; sanitarium
流动医院 [liú dònɡ yī yuàn] mobile hospital; ambulance
陆军医院 [lù jūn yī yuàn] army hospital
麻风院 [má fēnɡ yuàn] asylum for lepers; leper house; hospital for lepers; leprosarium
门诊所 [mén zhěn suǒ] dispensary; clinic; therapeutics room
社区医院 [shè qū yī yuàn] community hospital
卫生所 [wèi shēnɡ suǒ] health center
卫生院 [wèi shēnɡ yuàn] health center
性病医院 [xìnɡ bìnɡ yī yuàn] hospital for venereal diseases
休养所 [xiū yǎnɡ suǒ] sanatorium; sanitarium; rest/convalescent home
牙科医院 [yá kē yī yuàn] dental clinic
牙科诊所 [yá kē zhěn suǒ] dentist’s office; dental clinic
眼科医院 [yǎn kē yī yuàn] ophthalmic hospital
野战医院 [yě zhàn yī yuàn] field hospital; ambulance
医院 [yī yuàn] hospital; infirmary
针灸诊所 [zhēn jiǔ zhěn suǒ] acupuncture clinic
诊所 [zhěn suǒ] dispensary; clinic; therapeutics room
整形外科医院 [zhěnɡ xínɡ wài kē yī yuàn] plastic surgery hospital
整形医院 [zhěnɡ xínɡ yī yuàn] orthopedic/orthopaedic hospital
中医院 [zhōnɡ yī yuàn]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医诊所 [zhōnɡ yī zhěn suǒ] Chinese medical clinic
肿瘤医院 [zhǒnɡ liú yī yuàn] tumour hospital
综合医院 [zōnɡ hé yī yuàn] general hospital; polyclinic

☚ 医院和医生   科室 ☛
000003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