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学堂前身为北洋西学学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1902年迁至西沽武库复校;次年改名北洋大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称北洋大学校。1914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赵天麟任校长,以“实事求是”为校训。抗战期间,北洋大学迁至西安,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合组西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1月恢复北洋大学。期间,冯熙运、刘仙洲、茅以升、蔡远泽、李书田、张含英等先后任校长。建国后,1951年9月,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以“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校风和爱国民主的优良革命传统闻名于世。解放后的50多年中,共培养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