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朝各国的兵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朝各国的兵制北朝前后共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北魏的大将军府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大将军代表皇帝直接统率禁军以外的全国军队。北魏的主要兵种为骑兵,后期开始重视步兵的作用,作战时改为步骑协同作战为主。除步、骑兵外,也有相当数量的水军。北魏军队也有中、外军之分。中军是军队的主力,由中央直接控制,外军中的镇戌兵也由中央直接控制,但外军中的州兵为各州郡统辖。北魏中央直辖军实行世兵制,地方军队实行征兵制。此外也实行过募兵制。东魏、北齐大体仍循北魏制度,没有大的变动。西魏、北周形成的府兵制,在中国兵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有少数民族部落兵的残余痕迹,也有汉魏以来汉族征兵制及世兵制的因袭成分,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府兵制的建立,对当时和以后的军事历史,都有深刻的影响。西魏北周的军事体制和历代一样,区分为中、外军。中军以府兵为核心。军队的补给,一般靠掳掠、就地搜刮和屯田。府兵制实行后,由领兵的柱国大将军负担。在军队自筹补给的同时,也已出现由皇朝统筹的倾向。西魏、北周军队对训练颇为重视。在府之时, 弓刀要“每月简之”,并利用“农隙教战”。大规模讲武几乎年年进行,有时一年多至4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