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工程大学Beij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创建于1952年10月,校址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是一所以工程科学技术为主干,与农业生物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的多学科的全国性重点大学,主要为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农业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该校前身是由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业部机耕学校、北京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为基础和1953年初并入的平原农学院而建立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建院时,设农业机械化、农学、农业经济三个系和畜牧专修科,分别招收农业机械化、农业、农经三个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生与两年制的专科生。1956年农学、农经两系及畜牧专修科分别调整到其他农业院校,保留农业机械化专业,专修科停办,本科改为五年制;增设农业机械教育系,招收农业院校各专业毕业生入学,学习两年后充当农业院校农机师资。同年,该院经教育部审定为农业服务的工科性院校,是全国重点院校之一。1958年增设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电气化、农田水利三个系,除原设农业机械化专业外,并招收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拖拉机、农业电气化、农田水利共五个专业的五年制本科生,农业教育系停办。1959年初,农业部拖拉机站干部学校并入该院,成立干部训练部。1972年增设内燃机专业,1979年增设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和水力机械专业,1984年增设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为全国首批获得农业工程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1985年10月5日,该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农牧渔业部批准,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0年有教师603名,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169名,讲师218名,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54名。学校占地面积53.6公顷,校舍总面积14万多平方米。教学实验用房5万多平方米。近1万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53万册。设有50多个教研室和40多个实验室,还有计算中心、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和校办工厂,以及16个研究所(室)。 该校开展多层次办学,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及举办各类成人高等继续教育。设有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水利与建筑工程、电子电力工程和食品工程6个系,15个专业和3个专科,以及成人教育学院和干部管理分院各一所。建校39年来(1952~1990)已为国家培养了1万多名本科生和专科生、518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还培养了50多名外国留学生。1990年有本科生2127人,专科生206人,博士生29人,硕士生191人,函授生、夜大生494人。 该校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1986~1990年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500多项, 获国家和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0多项,获国家专利50项, 发表科技论文1200多篇。有10多个学术团体的办事机构设在该校。出版物有《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农业工程教育研究》、《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和《农机市场》等。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Beiji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中国农业部所属全国重点大学。原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2年,1985年改名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其教学机构设置情况见下表。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是国家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之一。设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12个,研究生培养方向80多个。博士授权专业为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化。硕士授权专业有: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畜牧业机械化、农业电子技术与自动化、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农业能源工程、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机械学、计算力学等。学校图书馆拥有1100多个阅览座位,藏书53万册,每年订阅中、外文刊物2 400多种。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教学机构设置 系、 部 | 专 业 | 教 研 室 | 农业机械化系 | 农业机械化、工业管理工程 | 拖拉机修理、农业机器运用、农业经济、系统 工程、工业企业管理,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农业机械工程系 | 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内燃机 | 内燃机、拖拉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液压、 牧机、机制工艺、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工程材 料、机械零件、机械原理、测试中心、计算机辅助 设计 | 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 水力机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 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 工程结构、水文地质测量、水力机械、农田水 利、农业生物、农业建筑、农业环境、流体力学、 热能工程 | 电子电力工程系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 | 电力工程、电机、电工基础、自动化、电工电子 学、电子技术、微机应用,中心实验室 | 食品工程系 基础课部 社会科学部 函授教育部 | 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工程力学 农村经济与农业工程管理、农村经济管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水力机械、汽车与拖拉 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农田水利工程、农业 建筑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化 | 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化学 数学、物理、外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体育 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哲学、自然辩证法 (教学任务由系、部教研室承担) | 继续教育学院 宣传部 研究生部 图书馆 | 农业机械化管理专科 | 农业机械化 德育 计算机中心 图书检索 |
学校有教职工1 524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185人,讲师261人。每年还聘请外籍教师5~10人。1953~1988年已向社会输送:本科生9 468人,专科生504人;硕士研究生278人,研究生班80人;还培养了外国留学生50多名。1988年,全校有在校本、专科生2 282人,在校研究生及研究生班258人。1981~1988年还招收博士研究生36人;至1988年底已毕业博士生10人。 该校设有2个研究所,14个研究室,每年承担国家和地方科学技术项目100多个,自选课题50多个。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该校大力组织科技开发和有偿服务。设有北京盈谷科技开发公司、亚光农业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北京农业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所、北京喷油泵维修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与四川省广元县联合经营的北京广达农机设备联合开发公司等。 该校同国内学术团体有广泛的联系。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下属的13个分科学会设在该校。 在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等的高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20多个国家的50所大学和23个研究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中国一所全国性的农业工程高等学校。1952年10月在原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农业部机耕学校、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和平原农学院的基础上成立,1954年改名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改为现名。大学本科设有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农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管理、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内燃机、汽车与拖拉机、水力机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技术及应用等农业工程类和一般传统工程类专业。该校除按课程建立的教研室、实验室外,还建有农业机械化、农业系统工程、农机修理、农业能源、农业建筑及环境工程、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及检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应用、农畜渔产品加工、农业电气化安全技术、排灌机械等研究室和农田水利与农村建筑设计室。于1995年11月20日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