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Bě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蔚县、阜平、黄骅,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❶《续通志》 注引 《正字通》 云: “北氏,高丽姓。”
❷《姓氏考略》 注云: “北姓当为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等姓所改。”
❸ 《姓氏词典》 据 《姓苑》 注云: “以方位为姓氏。”

北běi

❶方位名。班彪《北征賦》:“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絶跡而遠遊。”
❷向北行。趙壹《刺世疾邪賦》:“伊優北堂上,抗髒倚門邊。”
❸退。張衡《應間》:“夫女魃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

北běi

❶北边,北方。《鄘风·桑中》二章:“爰采麦矣,沬之北矣。”毛《传》: “沬,卫邑。”《说文》:“邶,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王先谦《集疏》:“沬乡为朝歌,则沫北为朝歌以北。”《小雅·何人斯》四章:“胡不自北,胡不自南。”郑《笺》:“何不乃从我国之南,不则乃从我国之北。”《大雅·文王有声》六章:“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毛《传》:“武王作邑于镐京。”郑《笺》:“自,由也。武王于镐京行辟雍之礼,自四方来观者,皆感化其德,心无不归服者。”
❷向北,名词作状语。《卫风·硕人》四章:“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毛《传》:“洋洋,盛大也。活活,流也。”《鲁诗》说:“卫地滨于淇水,在北流河之西。”《小雅·白华》四章:“滮池北流,浸彼稻田。”毛《传》:“滮,流貌。”郑《笺》:“池水之泽,浸润稻田,使之生殖。丰、镐之间水北流。”丰、镐(hào),均为西周京都。今陕西长安县西南,丰在丰水西,镐在丰水东。《水经·渭水注》:“镐水又北流,与滮池水合。”

☚ 归聘   北山 ☛

读音b·ei(ˇ),为ei韵目,属i—ei—ui韵部。博墨切,入,德韵。
❶与“南”相对,北方。
❷打败仗;败北;败逃。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b·ei(ˋ),为ei韵目,属i—ei—ui韵部。补妹切,去,队韵。
❶违反;违背;相背。通“背”。《书·舜典》:注“北,背也;善留恶去,使分背也。”

上一条: 下一条:

〔bei〕goud dal.
北斗星 〔bei dou xing〕bad ndubsenb.
北方〔beifang〕gouddal.

ㄅㄟˇběi1202破开。闽语。福建泉州。替。吴语。浙江温岭〖〗。

北bei

失败。同义合成词:“败北”。《吕氏春秋·决胜》:“勇则战,怯则~。”《孙子兵法·军争》:“佯~勿从。”(佯:假装。勿从:不要追赶。从,追赶。)《国语·吴语》:“越王乃令其中军衔枚潜涉,不鼓不噪以袭攻之,吴师大~。”(衔枚:口里含着东西以免出声。师:军队。)

北běi

❶四个基本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跟“南”相对)
 △ 由~往南|~屋。
❷打了败仗往回跑;失败
 △ 败~。
❸姓。
【注意】笔顺为:。第三画是提(),第四画是撇(丿),都不是短横。

北běi


❶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方向:~风丨~方丨~部丨~边丨~面丨~国丨~洋丨~海丨~欧丨~极丨~斗丨~辰丨~纬丨~溟(ming)丨~伐丨东~丨西~丨南~丨江~丨漠~丨~斗星丨泰山~斗丨南腔~调丨南征~战丨南辕(yuan)~辙丨走南闯~丨天南地~︱山南海~。
❷打败仗:败~︱每战皆~。
❸败走的敌人:追奔逐~。

北běi

❶ 四个主要方向之一,与“南”相对:北方|朝北|城北|南北。
❷ 姓。

(7次)
❶北方;北面。与南相对。夕弭节兮~渚《歌·君》 ~有寒山《大》
❷……以北。来集汉~《章·抽》
❸向北。~至回水《天》 无南无~只 魂乎无~ ~至幽陵《大》

北běi

方位名词,北面,北方。与南相对。《诗经·邶风·北门》:“出自北门。”毛传:“北门,背明向阴。”王先谦集疏:“出北门者,适然之词。或所居近之,与‘出其东门’同。”《湘君》:“夕弭节兮北渚。”

北bei

北边 北部 北朝(chao) 北辰 北斗 北方 北风 北瓜 北国 北海 北货 北极 北郊 北京 北美 北面 北欧 北曲 北拳北上 北宋 北魏 北纬 北洋 北约1 北周 败北 朝(chao)北东北 河北 湖北 华北 江北 南北 苏北 塞北 陕北 西北 向北 以北 正北 北半球 北冰洋 北部湾 北大仓 北大荒 北戴河北斗星 北方话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极星 北极熊 北京人 北山羊北温带 北辰星拱 北大荒人 北斗七星 北伐战争 北方领土 北国风光 北回归线 北京申奥 北京时间 北京猿人 北煤南运 北面称臣 北洋军阀 北辙南辕 喝西北风 南辕北辙 南征北战 东南西北连战皆北 山南海北 天南地北 走南闯北

北bei

方向,指清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跟“南”相对):从南到~|南征~战|南来~往|这屋子窗户朝~。

(反)南

北běi

❶四个主要方位之一,与南相对: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而至。(十四·300)
❷北部地区:如今从南带至~,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七·154)
❸指北曲:是一套~点绛唇,铿锵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的了。(二二·489)


北běi

❶猶“背”。《尚書古文·舜典》:“分北三苗。” 鄭玄注: “北,猶背也。” (《通德堂經解》)
❷猶“别”。《尚書·堯典》:“分北三苗。” 鄭玄注: “北,猶别也。”(《鄭氏佚書》)

北běi

旧时北京古书店来薰阁货价暗码,谓数目三。参“来、南、北、薰、东、西、生、财、有、道”条。

北;南

○北běi

(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边|~国|~郭|~风寒|城~| 山南海~|天南地~|走南闯~|窗子是朝~开的 |坐~朝南|偏~方向 |往~走。

●南nán

(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方|~国|~风|~屋|~下大军|~腔北调|~辕北辙|~征北战|城~|华~| 门朝~|黄河以~|朝~行驶|偏~一些。

南←→北nán ← → běi

南:四个主要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
北:四个主要方面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
【例】 一排大雁从南边天角飞来,在河上徘徊。秋天,大雁本是南飞的,可是这群雁却由南向北,也许连大雁也留恋这儿的好风光! (乌兰巴干: 《女主任散丹琪琪格》)

北běi

〖名词〗
一、北边,北方,北部,表示方位。与“南”相反,有时有“在北”、“向北”等义(54)。《蹇叔哭师》: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北边城门上的钥匙。《北山移文》:北陇腾笑。——北边的山岭讥笑。《吊古战场文》:吾想夫北风振漠,胡兵侍便。——我想那北风震动沙漠时,胡兵就会趁机进犯。
二、战败逃跑的人(2)。《贾谊过秦论上》:追亡逐北。——追赶战败逃跑的人。《李陵答苏武书》:追奔逐北。——追赶败逃的人。

北běi

❶ 方位名。与“南”相对。《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
❷ 南宋时特指蒙元王朝或军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初,奉使往来,无留~者。”
❸ 败,败逃。《韩非子·五蠹》:“鲁人从君战,三战三~。”也指败逃者。《吕氏春秋·权勋》:“燕人逐~入国。”(国:指国都。)
另见本页bèi。


北bèi

“背”的古字。相背,背叛。《战国策·齐策六》:“食人炊骨,士无反~之心。”
另见本页běi。

北qiu

8148
〈文〉与“丘”同。


*

B1B1
(一)bei❶北方,与“南”相对:赤道以~/往~走/~风/华~。
❷(军队)打败仗:败~/逐~/连战皆~。
❸姓。
(二)bei〈文〉与“背”同。

各方1

各方1

四方,各个方位:四方 四乡 四维 四远 四宇 四封 四外 四隅 四面 流方 东南西北
四角,四方:角角
四方和四隅:八方 八都 八隅 八陲八区 八乡
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五方(~杂处)
东西南北和上下:六合 六方
东方:东(东面;东边;东部;东头;东首;东维;东隅;正~;以~;大~;近~;远~) 春(春方) 朝青(青方;青羌) 震(震方;震位;震区;震宫;震维) 少阳 阳方
东北方:艮(艮隅;艮维)
东南方:巽(巽维) 辰巳 龙翼
极东:泰东
南方:南(南面;南纪;南服;南离;南道;南端;天~) 赤(赤方;赤位) 炎(炎天) 午 朱(朱方;朱冥) 离(离方;离南) 暑门 火维 蛮方 正阳
南天,南方:离宫
西南方:朱天 坤维
西方:西(~侧;~翼;~天;西边;西头;西金;西商;西圉) 兑(兑域) 右(山~;江~) 金庚 金方 鲜方 阴方 迁方 秋方 秋陆 毛兽 少阴
古代对西方的称呼:沃野
西北方:干(干位;~风;干方) 幽天
正西:直西
极西:泰西
北方:北(北面;北部;~国;山~;有~) 朔(朔方;穷朔) 癸 玄(玄方;玄朔) 背 伏方 太冥积冰 戴斗 黑后 霜碛
南北方:青竹丹枫
正北方:直北
极远的北方:穷北

另见:方向 辨认 各面

☚ 各种方向   高处 ☛

败逃

败逃

北(北走;走北;折北;遁北) 奔(奔北;败奔;溃奔) 败走 逃败逃背 溃逃 溃走 迸亡
失败或不得志而逃跑:铩羽而逃
吃了败仗慌张逃跑:落荒而逃
战败逃走:弃甲负弩
溃败逃跑:奔沮
崩溃遁逃:溃遁
敌军败逃:齐垒啼乌
慑其军威而败逃:慑北
投降败逃:降北
敌军惊骇溃逃:蚁溃鼠骇
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丢盔弃甲 丢盔卸甲 丢盔撩甲 丢盔抛甲 抛戈弃甲 抛旗弃甲 抛戈卸甲 投戈弃甲 弃甲丢盔 弃甲曳兵 弃甲投戈 抛金弃鼓 东滚西爬
(被打垮而逃:败逃)

☚ 逃跑的原因   逃跑的方式 ☛

北bèi;běi

(一) 补妹切,去队。
❶分别;区别。《书·舜典》:“庶绩咸熙,分~三苗。”
❷乖违,背叛。后作“背”见“反北”。
(二) 博墨切,入德。
❶败北,败逃。《韩非子·五蠹》:“三战三~。”
❷败兵,逃兵。贾谊《过秦论》:“追亡逐~。”
❸北边,北面。《列子·汤问》:“冀州之南,河阳之~。”

〖北〗

(一)粵 bui3〔貝〕普 bèi

通「背」,相背,背叛,這個意思後來被寫成「背」。許慎《說文解字》:「〜 ……从二人相背。」劉漢《戰國策.齊策六》:「士無反〜之心。」

(二)粵 bak1〔逼得切〕普 běi

❶ 北方。莊周《莊子.逍遙遊》:「〜冥有魚。」
❷ 向北前進。諸葛亮《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定中原。」
❸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故以面北表示臣服。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文謝之死》:「從徽、欽而〜者非忠,從高宗為忠。」(徽、欽:宋徽宗和宋欽宗。)
❹ 敗兵而回,有詞語「敗〜」。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

北běi

❶方向。面东时左为北。如:北方,北国,北纬,城北。
❷败退。如:败北,连战皆北;追奔逐北(追击败逃的敌军)。

北běi

❶ (北方) north: 塞 ~ north of the Great Wall;
华 ~ North China;
黄河以 ~ north of the Huanghe River
❷ (姓氏) a surname:~ 庆 Bei Qing Ⅱ  [书] (打败仗) be defeated:败 ~ be defeated;
追奔逐 ~ pursue and attack the defeated enemy
◆北半球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北冰洋 the Arctic Ocean;
北朝 the Northern Dynasties (386—581,即北魏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北齐 the Northern Qi Dynasty、北周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的合称);北辰 (北极星) Polaris;
北大荒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in northeast China);
北斗星 {天} the Big Dipper;the Plough;
北伐军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ry Army;
北伐战争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1926—1927);北方 north;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the North;boreal;northern;
北风 north wind;norther;northern;north;boreas;
北风呼啸 The north wind is roaring.;The north wind whistles.;
北风凛冽 A bitter north wind howls.;
北风怒号 The north wind is howling.;The north wind howls angrily;
北国 [书]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the North;
北国风光 northern scenery;north country scene;a magnificent scene of the north;
北国江南 “South in the North”;北海 the North Sea;a surname;
北海道 Hokkaido (Japan's northernmost island);
北极 the North Pole;the Arctic Pole;arctic;the north magnetic pole;
北极星 Polaris;North Star;Pole Star;polestar;loadstar;
北京 Beijing ;Peking (capit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北美 North America;
北美洲 North America;
北宋 the Northern Song or Earlier Song Dynasty (960—1127);北纬 northern [north] latitude;
北魏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368—534),on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北洋军阀 the Northern Warlords (1912—1927);北周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557—581),on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north

北běi

道主人|门之叹|面称臣|叟失马|讨南征|辕适楚

❷塞江南

❸南奔走|南船马|南航骑|南箕斗|南橘枳|南来往|南腔调|南辕辙|南棹辕|南征伐|南征战|泰山

❹乘胜逐|江南海|山南海|天南海|追亡逐|走南闯

北,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象二人相背之形,“背” 的初文。本義是相背,引申爲敗北而逃。文獻多假借爲方位名詞,後世增“肉”爲意符造 “背”字表示脊背、相背之義。卜辭、銘文或表示北方。銘文又或作國名。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形近今體而古意猶存。

北běi

象形会意字,像俩人背向而行。借为方位名词。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bèi
背(背诵)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9.趣談“北”字

北,在甲骨文原指兩人背靠背,是個會意字。後因聲借指四個方向之一的北,即面向南方時的背面。


甲骨文;金文;篆běi

[北,背本字。《説文》:“北,乖也。從二人相背。”北像兩人相背。匕也是聲符。北,古意爲“轉身逃走”。古代宫殿皆南向,以其背爲北,指方向〈北方〉。北與南相背。借聲爲“敗”〈敗北〉。上古稱北極星〈北宸〉,我國首都〈北京〉。]
《詩經·邶風·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走出北門,心裏發愁。)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六年》:“又與之遇,七遇皆北。”(七次遭遇,七次失敗,轉臉就逃。)

北(bèi)

,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博墨切)
徐锴《系传》:“乖者,相背违也。古人云追奔逐北,逐其亡者。”段玉裁注:“乖者,戾也。此于其形得其义也。军奔曰北,其引申之义也。谓背而走也。韦昭注《国语》曰:‘北者,古之背字。’又引申之为北方。”
甲骨文有,金文作,象二人相背之形。甲骨文和金文中多用为方位词,北方。
注意:古籍中常见“北面”一词,不可用今天的意思去理解。古代“北面”有两个意思,一是古代学生的敬师之礼,《汉书·于定国传》:“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轻,北面备弟子礼。”另一个意思是向人称臣,如司马光《赤壁之战》:“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北部只有一个属字“冀”,云:“北方州也。从北,異声。”《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

北běi

(5画)

【提示】匕,撇与竖弯钩相接、不出头,不要错写成相交、 出头的。

*北běi

5画 匕部 
(1) 方向之一,早晨面对太阳时左手的一边(跟“南”相对):~风|~方|~半球|~极星|走南闯~。
(2) 〈书〉 打败仗:败~|三战三~|追奔逐~。

北()


甲骨文合集8783,殷
貞乎牛于北。

甲骨文合集32030,殷
辛亥卜,北方其出。

北伯作彝鬲,殷周金文集成506,西周早期
北白(伯)乍(作)彝。

北子作彝尊,殷周金文集成5762,西周早期
北子乍(作)彝。

北子作母癸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329,西周早期
北子乍(作)母癸寶(尊)彝。

北子觶, 殷周金文集成6476,西周早期
北子()乍(作)(旅)彝。

吕行壺,殷周金文集成9689,西周早期
白懋父北征。

吴方彝蓋,殷周金文集成9898 ,西周中期
北卿(嚮)。

南宫柳鼎,殷周金文集成2805,西周晚期
北卿(嚮)。

石鼓文·吴人
槸西槸北, 勿窠勿代。

越王劍,殷周金文集成11703,戰國早期
戉(越)王丌北古。

古璽彙編339,戰國
北孚□□。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二37,戰國
生於眚(性), 𢚝(疑)生於㲻,北生於𢚝(疑)。

曾侯乙墓144,戰國
𩡻爲左驂, 君之爲左(服),北坪爲右(服), 右尹之爲右驂。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45,戰國至秦
西北行,祠道右。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138背,戰國至秦
月中旬,毋起北南陳垣及矰(增)之,大凶。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30,西漢
利鄉反, 新黔首往𣪠(擊), 去北當捕治者多,皆未得,其事甚害難,恐爲敗。

漢印文字徵
北地牧師騎丞。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門生北海安丘齊納字榮謀。

王翊墓誌,北魏
祖諱奂,齊故尚書左僕射使持節鎮北將軍雍州刺史。
《説文》: “北,𦮃也。 从二人相背。 凡北之屬皆从北。”
象二人相背之形,爲乖背之“背” 的初文。商代甲骨文所見借爲南北之“北”。由於這種假借義最常用,後來便又追增肉旁造爲“背”字以表乖背之“背”,以“北”字專門表示南北之“北”。

☚ 北部   冀 ☛

北běi

上古会意字。甲骨文、金文象两人相背,是“背”的本字。又指北方。后引申指打了败仗往回跑。如:败北|三战三北。成语如:追奔逐北。

北★常◎常


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二人背靠背之形,本义读bèi,背离、违背(是“背”的本字);又读běi,引申为军队打了败仗往回逃跑。北方是山的背阴的一面,故又引申为方位名(北方)。
【辨析】
❶以“北”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bèi:背、邶。
❷北/背 这两个字音义相近,是同源字。

(běi)

从兩人相背。北者,人之所背也。右“人”已變爲“匕”,而仍謂之人者。 如之左“人”,亦變如“匕”,非變不足見意也。

*北pwək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乖也。 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从北。(八篇上)
二人相背之狀,假借以表方向。古代建屋多取南向,北為屋所背的方向。

☚ 冰   丘 ☛
000000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