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包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包袱bāofu

相声、评书等曲艺节目引人发笑的关键之处。〔例〕这末一个是很好的绕口令,许多老艺人就拿它做包袱底儿(结束),我没把它放在正文里,因为觉得取笑哑巴不大好。(绕6)∣记得是在1979年的一天,侯宝林先生来,他说,有的年轻演员不大懂幽默,不会使“包袱”,问我:“幽默到底是什么?”(笑72)

包袱1342饺馅儿。江淮官话。江苏东台〖 〗。他把~吃掉呃,皮子撂掉呃。被子;被卧。闽语。福建建宁〖〗。

包袱

〈隐〉戏曲、曲艺界指笑料、噱头。

包袱bāofu

❶包衣物的布或包着衣物的布包
 △ 背着~。
【同】包裹
❷比喻某种压力或负担
 △ 思想~。

包袱bāofu

用布包起来的包裹;有时也指人的思想负担。
【组词】包袱沉重︱思想包袱︱放下包袱︱一个包袱︱甩包袱
【例句】一个孩子背着破草帽和小包袱。
 ❍ 做错了事,不要背上思想包袱,改正就好。
【近义】包裹︱背包︱负担

包袱bāofu

【释义】
❶指包裹衣物的布包。
❷比喻思想负担。

【色彩】
中性。

【近义】
❶包儿︱包裹︱布包。
❷疙瘩︱负担。

【扩词】
❶花包袱。
❷思想包袱。
❶❷大包袱︱沉重的包袱。

【造句】
❶那只~是杨二嫂的。
 ❍ 她扎起~,准备回娘家。
❷他怕挨批评,思想~挺重。︱校长语重心长地同他讲了一番话,卸掉了他背着的一个大~。

【正音】
“袱”念轻声。

包袱bāo fú

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比喻某种负担。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三:“所谓放下包袱,就是说,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包袱bāo fu

说唱段子里的笑料。如:这段儿相声~多。/他说书不掺~。/“抖搂~”说出笑料。/“脆~”极易引笑的笑料。/“闷~”不能引听众笑的笑料。/“~响了”笑料产生了效果。/“碎~”零星的小笑料。/“翻堂的~”引起全场大笑的笑料。/“臭~”下流的笑料。/“现抓~”临时找笑料。

包袱bao·fu

❶用布裹起来的包儿:把这些东西全部装进~里|出外逃荒,人们带着大大小小的~。
❷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不要背思想~|叫他思想放松一点,不要背~|出门旅行要是带着一个孩子,那真是一个~。

包袱bāo fu

名词。包衣服等用的布,比喻思想上的负担,用于贬义。
【例】“吃不饱”原名“李宝珠”,比“小腿疼”年轻得多——才三十来岁,论人材“争先”社是数一数二的,可惜她这个优越条件,变成了她自己一个很大的包袱。(赵树理《“锻炼锻炼”》)

包袱bāo·fu

❶包着衣物的包儿:这~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四二·960)
❷用作量词:凤姐儿又道,“那袭人是个省事的,你告诉他说我的话,叫他穿几件颜色的衣裳,大大的包一~衣裳拿着。”(五一·1186)
❸特制纸袋,里头装纸钱,烧给鬼神的迷信品: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姓名,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写上名姓去烧。(五八·1373)


包袱bāo·fu

指包衣物用的布:宝玉也不答应,叠好了(雀金裘),便问。“包这个的~呢?”麝月连忙递过来,让他自己包好。(八九·1150)

包袱bāo fu

比喻某种负担。1944年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1949年黄洛峰《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如何转变呢,这得首先要打通思想,首先要丢掉我们的经验主义的包袱,我们得承认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鲜的事物: 那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火车、汽车。”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繩袋 > 包複 > 包袱
包袱  bāofu

同“包複”。

包袱

包袱

根据促使人们发笑的心理作用和艺术手法组织起来的笑料。为相声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包袱的构成有铺、装、抖三个关节。“铺包袱”即提出问题,展开矛盾;“装包袱”也叫“垫包袱”,即往里边装东西,把矛盾加以发展、强调,反复加深人们对矛盾的假象; 到一定时候,把包袱系起来,紧接着一语突然道破,也就是把前边制造的假象出人意外地抖开,引起强烈的喜剧性效果,称为“抖包袱”。如《强化治安》中揭露四十年代初,日伪统治下物价飞涨的一段:
甲: 现在是第四次强化治安了。
乙: 强化治安是怎么回事?
甲: 物价落钱,原来洋面五块钱一袋……
乙: 现在呢?
甲: 四块八啦! 再过几天也许落到四块五,到了第五次强化治安就能落到两块钱一袋儿。
乙: 能够吗?
甲: 不过袋儿小点儿。
乙: 四十斤一袋儿?
甲: 不到了!
乙: 三十斤一袋儿?
甲: 不到!
乙: 那么多大袋儿哪?
甲:也就跟牙粉袋儿似的。

开始不说物价上涨,反而说面粉降价,这就形成了矛盾,即铺开了包袱。然后说明是怎么回事,“不过袋儿小点儿”,接着对“小点儿”几次反复强调,再三加深人们的印象,就是装包袱。当问“那么多大袋儿”时,这就把包袱系起来了,人们迫切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说是用牙粉袋儿装的,意外地揭明物价上涨的真象,引起哄堂大笑,这就是把包袱抖开了。
相声中的包袱,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互不从属的平列性的小包袱,意在对一件事从不同方面进行批判,最后构成完整的形象。这是较为普遍的。再一种,前后有从属关系,大包袱中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小包袱,小包袱从属于大包袱,当大包袱最后抖开时,也是相声的最高潮和结尾。《帽子工厂》就属这一类,前边用许多小包袱,把“四人帮”罗织罪名、乱扣帽子、诬害好人等罪行一步步作了揭露,最后粉碎“四人帮”,给他们戴了顶“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的帽了,全段相声矛盾总解决,帽子戴到他们自己头上去了,大快人心,达到了高潮。
组织包袱的艺术手法很多,主要有: 三番四抖,先褒后贬,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一语双关,荒诞夸张,自相矛盾,刨根问底,吹捧奉承,追问争辩,岔说串唱,谐音错觉,歪讲曲解,比喻引伸等。各种手法都要根据内容要求,精心选择,灵活运用。好的包袱,应从生活中集中、概括、提炼而成,既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又要脱颖而出,风趣幽默,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听后在笑得酣畅痛快的同时,从中有所深思和领悟。
在快板书、山东快书等曲艺中也常常使用“包袱”,性质和相声中相同,仅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 攒底   三番四抖 ☛
各种负担

各种负担

家庭生活的负担:家累 私累
人民的负担:民负(减轻~)
思想或精神上的负担:包袱(背~)
纳税的负担:税负
沉重的负担:重负 重压
 沉重的生活、精神负担:重担
极其沉重的负担:千钧重负

☚ 负担   担任 ☛

包裹

包裹

裹包
用布包起来的衣物包裹:包袱 裹袱
衣裳包裹:衣襆
包裹,包袱:
驼在马上的包裹:袱驼
(包裹好的东西:包裹)

另见:袋子

☚ 某种物品   某种颜色的东西 ☛

各种用途的布

各种用途的布

放映电影等用的大幅白布:幕(幕布;帷~;天~;银~;字~)
遮雨的大布:雨袱子
男子裹腿或穿布袜前包脚的布条:裹脚布
绑腿布:行縢 行缠 裹足布
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邪幅
旧时女子缠足用的布条:裹脚布
覆盖的布:
覆在冕上的布:
死者的盖面布:面衣
覆盖棺材的红布:
包在被、褥上的大幅布:单子
包衣物用的包单:包袱
包裹、遮盖衣物用的布单:袱(~子)
用以覆盖或包裹衣物的布单、巾帕:

☚ 布   丝织物 ☛

包袱

曲艺术语。相声和说书艺术中,组织悬念、引出笑料的方法。在演出中,表演者突然给观众一个紧张的期待,然后轻轻点破,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使观众捧腹。对笑料的组织过程称为“系包袱”,使之点破则称“抖包袱”。

包袱

包袱

组织能使听众发笑的各种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如相声、山东快书等曲种,一般习惯上常将笑料也称“包袱”。

☚ 抓哏   数来宝 ☛

包袱bao fu

❶cloth-wrapper
❷bundle wrapped in a cloth
❸hindrance
❹joke or laughing-stock in Chinese comic dialogue,quickpatter,etc

包袱

(mental) burden; load on one’s mind;handicap;hindrance
表扬不应成为~。Praise should not become a hindrance to progress./背着旧社会的~be weighed down by the burdens of the old society/把过去的贡献当作~allow one’s contributions to become a handicap/沉重的思想~heavy load on one’s mind; millstone round one’s neck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