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包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包令1792—1872John Bowring

英国外交官。先后任驻比、埃及、叙、土等国商务使节。曾当选下议院议员。1849年任驻广州领事、驻华商务监督。1854年升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积极主张通过武力方式,强迫清政府修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同年10月,会同美国代表麦莲与清政府代表崇纶和文谦在大沽谈判,提出:一、中国全境开放,如不接受,则长江自由通航,并开放镇江、南京、温州、杭州;二、承认鸦片为合法贸易;三、废除内地税;四、外国公使驻扎北京。这几项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1856年借口“亚罗号”事件,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一道率领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攻广州。以为“在广州的胜利,将是在别的地方进行顺利谈判的最良好的开端”。次年解职,居香港。1859年返国。

包令

“著名人权主义者”包令在中国
包令(1864—1929)
袁红梅
戚厚杰 陈济康编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2期
与蒋介石共舞:历史漩涡中的11个洋人
第55页

包令1792—1872

英国外交官。嘉庆十六年(1811年)到伦敦,在一家公司当文书。道光九年(1829年)去荷兰,获法学博士学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曾任下院议员。后为驻比利时等国商务使节。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任驻广州领事。咸丰四年(1854年)赴香港,继文翰之后升任香港总督、商务监督、驻华全权公使、广州领事等职。咸丰六年为扩大对中国侵略,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包令1792~1872

英国外交官。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在伦敦一家公司当文书。道光九年(1829年)去荷兰,获法学博士学位。二十一年(1841年)任下院议员。后为驻比利时等国商务使节。二十九年(1849年)任驻广州领事。咸丰四年(1854年)赴香港,继文翰之后升任香港总督、商务监督、驻华全权公使、广州领事等职。咸丰六年(1856年)为扩大对中国侵略,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包令1792—1872John Bowring

一译包林。英国外交官。1841至1849年为英国下院议员,历任比利时、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商务使节。1849年任驻广州领事、驻华商务监督。1854年被封为爵士。同年接替文翰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被授予最高军事和海军指挥权,伙同美、法使节联合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企图扩大侵华权益,未果。1856年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后,主要在欧洲活动。1872年死于家乡埃克塞特附近的克雷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