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兑斯一译布兰代斯;1842—1927Brandes
丹麦文艺评论家、文学史家。出生于哥本哈根,犹太血统。曾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法律,后专攻美学和哲学。他早年受哲学家克尔恺廓尔等的影响,晚年受尼采哲学的影响。他受到易卜生的鼓动,在斯堪的纳维亚发起“精神革命”。他结合西欧的文学成就,猛烈抨击丹麦文坛,指出丹麦文学处于停滞状态,唯心主义严重,逃避现实,脱离生活。他大力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因此被保守派指责为急进主义和无神论的代表。1872至1875年他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期间发表的演讲,后来集成《19世纪文学主流》出版,成为他最重要的著作。这套名著共有6卷,分为《流亡者的文学》、《德国的浪漫派》、《法国文学的反动》、《英国的自然主义》、《法国的浪漫派》、《青年德意志》。他详细地论述了法、德、英等国的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探索了这些国家文学的动向和源泉,评论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家;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文学、艺术、宗教、社会和政治诸方面。他在1887年应邀赴俄国讲学、发表《俄罗斯印象记》、《波兰印象记》,并在欧洲大力介绍俄国作家和作品。他还写有不少传记作品,重要的有《梭伦·克尔恺廓尔》、《莎士比亚传》、《歌德传》、《伏尔泰传》等。勃兰兑斯的文学论著推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