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劳动教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劳动教养láodòng jiàoyǎng

指对违犯国家法律但又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的一种强制性处罚措施,即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对他们进行教育、挽救和改造。例如:“也就是案后的第二个月,判处白犯15年徒刑,劳动教养。”(《短篇小说选》(1977—1978)5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在他16岁时,曾因流氓和盗窃被劳动教养5年。”(《人民公安》1991.7.28页)

劳动教养láo dòng jiào yǎng

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简称劳教。1958年《新知识词典》:“劳动教养: 是我国对坏分子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项措施。”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

我国对违反法纪但不够或不适宜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设立的。1982年1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通知》,对具体细则作了明确规定。劳动教养期限为1年至3年,必要时可延长1年。节日、星期日休息,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安置劳动就业的一种方法。以下几种人应当被劳动教养:
❶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等行为的;
❷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被单位开除,无生活出路者。
❸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内,有劳动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者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除处分,无谋生出路者。
❹不服从工作的分配或就业转业的安置,或者不接受从事生产劳动的劝导,不断地无理取闹、妨害公务、屡教不改者。

☚ 行政处罚   劳动改造 ☛

劳动教养

中国对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够刑事处分的人,实行一定期限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处罚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1955年8月15日,党中央在《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中,明确规定,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宜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会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1956年1月10日,党中央又发出了《关于各省、市均应立即着手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根据党中央这两个指示、各省、市陆续建立了劳动教养机构。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并公布《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劳动教养的对象,劳动教养的性质,工作方针,教育改造目的、任务,领导机关与办事机构,劳动教养场所以及管理、教育工作原则等,把劳动教养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1979年11月29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公布《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1982年1月21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0年9月,党中央为劳动教养工作制定了“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1982年1月13日,党中央进一步指出必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着眼于挽救。”3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劳动教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把一大批劳动教养对象改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劳动教养

中国对违反法纪但不够或不适宜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设立的。1982年1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通知》,对具体细则作了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大中城市的人民政府设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司法、公安、民政、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劳动教养工作,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各省、市、自治区及大中城市 (含地区) 负责具体执行工作。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实行监督。劳动教养机关对劳动教养人员采用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结合进行文化、技术教育。根据劳动教养人员从事的生产类型、技术高低和生产数量、质量发给适当的工资。口粮、副食品等按国营企业同工种的定量标准供应。劳动教养人员中原是职工的,在劳动教养期间一般保留公职,但不计算工龄。劳动教养期限为一至三年,由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根据劳动教养人员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及其违法后的态度决定。其对象与收容教养相同,执行场所称为劳动教养管理所。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laodong jiaoyang

我国对违法乱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处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人民政府建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对劳动教养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人民检察院对劳动教养活动进行监督。大中城市中需要劳动教养的人要由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批,教养机关才能收容。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节日、星期日休息。在劳动教养期间根据被劳动教养人的表现和成果发给适当的工资,并可从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家属赡养费和本人劳动就业储备金。对被劳动教养人,要贯彻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要求他们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树立遵纪守法、劳动光荣的观念。在劳动教养期间,违反劳动教养规章制度者要给予行政处分,对违法犯罪者要依法惩处。被劳动教养人员在解除劳教之后,就业、升学不得歧视,对其家属和子女不能歧视。

☚ 法律制裁   拘留 ☛

劳动教养

我国对于犯有一定罪行但可以不逮捕判刑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期限为1—3年,必要时得延长1年。


劳动教养

我国对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违法犯罪分子采取的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属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基本方针是对被劳动教养人实行教育、改造、挽救,教育感化第一、生产劳动第二。


劳动教养

见“行政法学”中的“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

对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员,所实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改造措施。简称“劳教”。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下列军队人员,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予以劳动教养: (1)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部队或社会治安秩序的; (2)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走私贩私、投机倒把的; (3)调戏妇女、嫖娼、卖淫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 (4)聚众赌博,经常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情节严重的; (5)制作、传播淫书、淫画、淫秽音像制品以及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6)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后果严重的;(7)参加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的; (8)破坏武器装备,私藏枪支,私送、私藏弹药数量较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 (9)违反武器装备使用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10)参与破坏军事设施或其他危害军事利益行为的; (11)滥用职权,体罚、虐待或者非法拘禁、打击迫害部属,情节严重的; (12)其他法律规定应当给予劳动教养处罚的。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

即是对违反法纪但又不宜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司法执行制度组成部分。劳动教养工作是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有力措施,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安徽省劳动教养工作始于1955年,1967年中止,1972年恢复。劳教机关原由公安机关管理,1983年5月划归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现设劳教管理所5个。劳动教养对象各个时期有所不同,80年代后主要是: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卖淫、嫖娼等行为和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内有劳动能力,但又长期拒绝劳动,不服从分配,无理取闹,防害公务,屡教不改的。30多年来,安徽省劳教机关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探索劳教工作经验,推行规范化管理,在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劳动的同时,着眼于教育人,挽救人,努力把劳教场所办成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挽救教育了数以万计的失足者。原劳教人员万长林痛改前非,忘我劳动,解教后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读书积极分子,加入了共青团,上了大学。1987年被评为江淮青年十杰之一,成为全省青年学习的榜样。

☚ 劳动改造   律师工作 ☛
劳动教养

劳动教养

中国对有违法行为但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所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行政措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劳动、公安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对劳动教养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劳动教养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管理体系,实行劳动生产和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结合进行文化、技术教育。劳动教养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对劳动教养人员发给适当工资。口粮及副食品按国营企业同工种定量标准供给。职工一般保留公职。劳动教养场所称为劳动教养管理所。

☚ 劳动保护   抢夺罪 ☛

劳动教养

indoctrination (/reeducation)through labou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