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劳动变换规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劳动变换规律在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结构和劳动者职业变换的客观必然趋势。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中研究机器大工业时发现的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他说:“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535页)。人类社会经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首先得到普遍发展的是农业,即第一产业。相当长的时期社会劳动力很多集中在农业。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产品进行加工,要求先进的技术装备农业,农业中的劳动力必然有相当部分转移到工业(第二产业),这就出现农业占用劳动力逐渐减少、工业占用劳动力逐渐增多的情况,从而保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农业和工业向现代化发展,要求属于服务业的第三产业为其服务。为了发展第三产业,农业和工业中的劳动力部分转移到服务业,使农业和工业占用的劳动力相对减少,服务业占用的劳动力相对和绝对增加。这是世界各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劳动力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转移变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劳动变换规律就是反映这个现实的。当前世界各国,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产业结构的变化将更加剧烈,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也将更为迅速,劳动变换规律的作用更加明显。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应当十分重视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深入研究它在中国的客观表现,并作为制定劳动力调配计划、对劳动力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的客观依据之一。 劳动变换规律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条经济规律。马克思说: “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4~535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的加剧,许多旧部门、旧行业逐渐淘汰,新部门、新行业迅速产生,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个性的机会(探求适合于自己个性特点的职业)大大增加,这必然会加强劳动变换规律的作用。所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规律的认识,是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的必要条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