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新体制
伪满后期实行的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全民性奴役的劳务体制。东北所需劳动力主要依靠关内, 特别是山东、河北的流民来补充。“九·一八”事变前, 由于军阀混战和天灾等, 关内向东北流动的人口, 最多时一年超过100万人。“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出于政治目的, 对关内流民实行控制。但是,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掠夺的加剧, 需要劳动力的数量日增。同时还有个伪满同关内的汇兑限制问题。日伪当局虽然采取措施, 缓解对关内劳动力流入的限制, 但仍不能克服劳动力供应的紧张状态。伪满政府于1941年9月10日公布所谓《劳务新体制要纲》。其主要内容为: 劳动力补充不再依靠关内, 由伪满洲国实行“国内自给”; 实行所谓 “国民皆劳”;劳动力的招募、分配、管理由伪满政府实行统制。从此以后, 伪满洲国就开始用行政手段强制征集劳动力。抓派劳工的暴行, 日趋普遍, 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