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物脂肪和植物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物脂肪和植物油 动物脂肪和植物油食物脂肪从来源上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两种。动物脂肪如猪油、肥肉(含脂肪90.8%)牛油、羊油、奶油等,这些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只有鱼类脂肪例外,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而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等均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含量一般可占到26%—53%。在植物油中仅椰子油例外,所含饱和脂肪酸含量可高达92%。动物性脂肪由于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室温下呈固体状态,而植生油则由于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在室温下呈液体,因此在形态上可区分为“脂”(固体)和“油”(液体)。其消化率和生理作用亦有所不同。脂肪的消化率与其熔点有密切关系,熔点越高越不易消化,熔点接近体温或低于体温则消化率高,例如羊油的熔点为50℃,消化率仅为88%,牛油的熔点为45℃,消化率为93%,猪油的熔点较低为28℃—36℃,消化率可达97%。而植物油熔点低,在室温下均呈液态,因此消化率都在97%以上,吸收率亦较好。脂肪吸收后,由脂蛋白结合而运载,正常人在大量脂肪餐后,血浆可呈奶油状混浊,这是由于膳食中甘油三酯以乳糜微粒形式携带入血浆,餐后4小时达高峰,12—16小时后血浆澄清。故晚餐不宜食过多油腻,因为睡眠时脂肪分解代谢水平降低。脂肪的营养价值与其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多少有关,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供给。必需脂肪酸的生理重要性在于对体内脂类代谢、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十分重要,膳食中胆固醇经吸收后,必须与不饱和脂肪酸结合,才能在体内运输,如体内缺乏不饱和脂肪酸则胆固醇不能正常代谢,将在体内堆积使含量增高。必需脂肪酸还是合成磷脂及前列腺素的必需原料,而前列腺素可抑制血小板凝结,降低血栓形成,对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有好处。另外必需脂肪酸尚有保护皮肤健康的作用,缺乏必需脂肪酸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湿疹性皮炎,婴幼儿特别敏感,例如牛奶喂养的婴儿由于牛奶中亚油酸含量低而易患湿疹。 ☚ 脂类的生理功用 碳水化物的生理功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