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语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两方面差距很大,不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相提并论,同等对待。而:古汉语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语:说,谈论。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宋·胡仔《洪觉范》:“公痴叔诗,如食鲫鱼,惟恐遭骨刺,与岐山猪肉,不可同日而语也。” [功能、例句] 作谓语。丰子恺“随从者仅五六人……回想当年仪仗之盛,不可同日而语。” [附条] ❶ “不可同年而语”。贾谊《过秦论》。 ❷ “未可同日而语”。宋·苏轼《放鹤亭记》。 ❸ “可同日而语”。南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 ❹ “同日而语”。 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❺ “不可……同日而语”。高占祥《当说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