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机圈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机圈理论 动机圈理论theory of motivation sphere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儿童动机结构及其发展理论。认为个性是一种以“动机-需要”为中心、周围排列着若干个性特征的完整结构,人的个性倾向、道德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领整个动机圈的占优势的、具有随意性的动机。学龄儿童的动机可分为狭义的学习动机和泛社会动机两大类。儿童动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则是: (1) 儿童的年龄不同,其生活地位、环境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也不同;(2) 活动方式改变,会导致儿童新需要的产生;(3)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需要的范围不断扩大,需要的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4) 儿童动机结构的发展取决于需要与动机的关系结构的发展。儿童动机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 人格社会化起源理论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