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临安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乾道)临安志浙江地方志。南宋周淙纂修。原十五卷,今存三卷。淙字彦广,浙江长兴人。官两浙转运副使,转知临安,除右文殿修撰。临安(今杭州)前有祥符三年李宗谔《杭州图经》,已佚。周淙督此后,于乾道五年(1169)成此志,宋刻原本十五卷,明万历时即不见全帙,盖亡于元末明初。现存三卷约三万四千字,记事止乾道五年。卷一记临安宫阙、皇子府、宗庙、郊社、三省、台阁、学校、经筵、宫观、庙宇、苑囿、院、所、三衙、寺监、司、内诸司、仓场、库、局、府第、馆驿、军营、题为行在所。卷二叙历代地理沿革、星度分野、风俗、州境、四至八到、去两京地理、陆路、水路、县、镇、在城八厢、城南北两厢、城东西都巡检使、城社、户口、廨舍、学校、科学、军营、坊市、界分、桥梁、物产、分产、土贡、税赋、仓场库务、馆驿等。卷三按时间载临安牧守一百八十四人。叙述沿革,颇为详备,多为后世纂《临安志》、 《杭州府志》者所本。所载内容于考察宋代临安城市规模、历史变迁有较大价值。体例颇有条理,繁简得宜,于南宋地志中最为古本,为后世所宗。 《四库全书》评其“考武林掌故者,要必以是书为称首焉”。有《武训堂丛书》本, 《粤雅堂丛书》本, 《武林掌故丛编》本及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黄苇《论临安三志》(载《方志论集》),朱士嘉《临安三志考》(《燕京学报》1936、20)可供参考。 (咸淳)临安志浙江地方志。南宋潜说友纂修。原一百卷,今存九十六卷。说友字君高,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淳祐进士,以朝散郎直文华阁,官两浙转运副使,知临安府事,宋亡降元,或称元朝人。此志继乾道志、淳祐志后于咸淳四年(1268)成书。约六十六万字。计有行在所录十五卷,疆域六卷,山川十八卷,诏令二卷,御制文一卷,职官九卷,官寺四卷,文事、武备、风土、贡赋各一卷,寺观十一卷,园亭、古迹、冢墓一卷,恤民、祥异一卷,纪遗十二卷(中缺四卷)。共分二十门,门下设目。体例宗于乾道志,而记载多至数倍,如记临安行在所,增补京城等图、驻跸次第、官宇、閤职、贡院、祠庙、赋咏等。山川亦增岩、海、溪、潭、涧、洲、浦、井、泉、池、塘、堰、塍、田、埂等。有关范仲淹等历史人物或西湖景物的记载,均数倍于前志,史料价值极大。市镇又新增曹溪、余杭、浣坎、东安、长安、盐官六镇。记人载事详今略古,起于东汉,凡一百四十五人,宋人七十二。全志横列门类、纵贯时代、体例结构均合志体,为宋代方志代表著作。颇受推崇。有宋刻本,清道光十年(1830)钱堂汪氏重刊本,同治六年(1867)补刊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等。黄士珣《校刊咸淳临安志札记》,汪远孙《咸淳临安志跋》,黄苇《论临安三志》 (载《方志论集》)等可资参考。 (淳祐)临安志浙江地方志。南宋赵与 临安志一百卷。宋潜说友纂。潜说友,字君高,南宋浙江处州缙云 (今浙江缙云县)人。淳祐四年(1244)进士,官历南康军、浙东安抚使、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以户部侍郎转尚书,官至明殿学士。知平江府 (今江苏苏州)。德祐元年 (1275),南宋权臣贾似道败北,元军进攻平江府,其弃城遁走,宋亡,在福州降元。至元十四年 (1277),元军还北,被任命福州安抚使,次年,被元军李雄所杀。本志修于宋咸淳四年(1268),全书一百卷。一卷至十五卷曰“行在所录”,十六卷至一百卷为府志。目为:疆域志六卷,山川志十八卷,诏令志二卷,御制志一卷,秩官志九卷,官寺志四卷,文事、武备、风土、贡赋志各一卷,人物志十五卷,祠祀志四卷,寺观志十一卷,园亭古迹志合一卷,冢墓志一卷,恤民祥异志合一卷,纪遗志十二卷。每门又有诸子目,曰“行在所图”。此志内容详尽,颇有条理,记载翔实,保存了南宋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大量内容。其中对南宋时期杭州丝绸品种作了全面记载。此外,尚能辨异订误,考核精审,凡书中引文,皆注明出处;对不同说法,采用求同存异,或列入正文,用小字说明,或在文后说明,不拘一格,为南宋著名《临安三志》中最为完整的志书,为浙江古方志中之上驷。现有宋咸淳四年 (1268)纂,咸淳刻本,另有清康熙田文弘抄本,清乾隆卢文弨抄本,清乾隆曲阜孔氏书屋抄本,清马氏道古楼抄本,清徐瓒、张云瞻抄本,清赵氏小山堂抄本,清海宁马锦碧梦馆抄本,旧抄本,清道光十年 (1830)钱塘汪氏振绮堂刻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 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