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割圆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割圆术 042 割圆术魏晋时期刘徽所创立的运用极限思想证明圆面积公式和计算圆周率的方法。所谓割圆,即指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倍增的过程。刘徽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小于圆面积。若将圆内接正多边形边数逐次倍增,则其面积逐渐增大。“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割圆术的基本想法是: 运用勾股定理由圆内接正n边形的面积可求得圆内接正2n边形面积,且圆面积S满足不等式:
即圆面积是两个多边形面积序列的共同极限。刘徽运用其割圆术证明了《九章算术》所载的圆面积公式:“半周乘半径得积步 (圆面积)”,并推算出100π介于314(64/625)与314(169/625)之间。从而得到π≈3.14。后人称之为“徽率”。刘徽的割圆术为圆周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刘徽原理 纵横图 ☛ 割圆术 割圆术Geyuanshu对于一个已知圆,作它的一串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随着边数的增加,这些正多边形的周长(边长之和)就会越来越接近圆周长,它们的面积就会越来越接近圆面积, 如果再建立一个绝对误差界限的公式, 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把圆周长(进一步地,圆周率)和圆面积计算到所需的任何精确度,这种计算方法就是割圆术。实际上,所作内接或外切图形可以是任何易于求得周长或面积的凸图形。 根据同样的步骤, 可以依次作出P24、P48、P96、……, 并可同样求得相应的面积和边长, 其周长是边数与 边长的乘积。 在求得S192之后, 刘徽证明, S192 由此及S96、S192的值估得圆面积S的值, 相当于得到 ![]() 弃去在分数部分,得到100π=314,即π=3.14。仿照上述过程,刘徽由P3072求得π=3.1416。如果将 (*) 式一般化, 可得到一个十分有用的不等式: S2n (* *) n=3, 4, 5, …… 当n无限增大时,S2n-Sn的值趋向于0,而Sn的值(S2n ![]() 刘徽虽然没有明确概括出(* *)式,但他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证明圆面积公式的, 这是极限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光辉体现。 公元5世纪, 祖冲之求得3. 1415926<π<3. 1415927,所用方法不详。 利用割圆术, 1427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 ·卡西(al-kashi) 得到π的16位小数值; 德国数学家柯伦(即鲁道夫,Ceulen, Ludolph van, 1540—1610)尽其一生将π值求到35位小数; 1630年, 格林伯根(Grienbergen)求至39位小数, 这是历史上用割圆术求π值的最高纪录。 另一方面, 由割圆术中体现出来的用多边形逼近曲边形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它在公元前4世纪导致希腊人创立了穷竭法, 是数学史上向微积分迈进的重要一步。 ☚ 圆周率 数学符号 ☛ 割圆术中国古代计算圆周率和圆面积的方法。刘徽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步增加时,其周长逼近圆周长,面积逼近圆面积,在所注《九章算术》中提出此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