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透镂空龙兽纹铜尊盘
战国·曾。尊高33.1厘米,口宽62厘米。重8公斤。盘高24厘米,口径47.3厘米。重19.2公斤。1978年夏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熔模失腊法铸造。尊置于盘内,风格一致。镂空装饰从表及里由多层铜梗组成,各自成形,互不接续,繁缛剔透,十分完美。腹部、底部的龙形和豹形装饰,构思奇异,寓变化于规整之中,难度极大,令人观为叹止。春秋、战国以来,青铜铸造业,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金属细工的错金、错银、错铜,嵌松石的器物迅速发展,鎏金银技术的出现也使青铜手工业大发异彩。采用失腊法溶模铸造工艺,是这一时期的又一发明。河南淅川春秋时代楚墓出土的铜禁早已采用了这一先进的技术,而曾侯乙墓的铜尊盘则铸造的更为完美,即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对我国当前的精密铸造技术也是很好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