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婚仪式结婚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即用“强制”手段,在纷争中,将新娘“抢”到男家。抢婚多实行于原始社会从母系过渡到父系,从母居过渡到父居的阶段。阶级社会中,或因男家出不起高昂的妆奁,或依仗权势,偶亦行之。后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已不复实行。但作为一种制度,却长期保存于婚姻的礼仪之中。例如我国滇东北彝族迎亲时,新郎留在家中,请一青年作代表,偕同其他迎亲者前往女家。抵达时,女方亲友用水猛泼。翌日,并用羊肉汤调烟炱给迎亲者涂花脸。在纷扰杂沓中,男方把新娘“抢”走,用马驮到男家成亲。又如中国甘、青及川西北安多地区的藏族,青年男女虽自由恋爱,但结婚时还要彼此约定于某日深夜,由男方派人来“抢”。“抢”去后,女家门口张贴红纸,表示家中女儿已被人“抢”去。女家母亲象煞有介事地逢人便哭;父亲则请青年小伙子骑上骏马,背上猎枪,出发到处“寻找”。“找”到后, 男家以贵宾相待,并商定良辰吉旦,正式设宴完婚。现在世界上一些民族仍保留这种结婚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