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列腺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前列腺素(PG)是一种具有广泛重要生物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结构为20个碳原子构成的前列烷酸,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和体液中,最早从人精液和羊精囊提取获得,与生殖药理密切相关的是PGE及PGF型,E型与F型的区别主要在于9位碳的化学结构不同,前者为酮基,后者为羟基。此外还合成了多种前列腺素衍生物。前列腺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如能兴奋妊娠子宫,胃肠道和心脏平滑肌,但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则有抑制作用;参与并维持生殖功能,但又具有使黄体萎缩的抗生育作用;参与神经细胞活动,血凝和血压的调节活动及防止消化性溃疡的生成;它既能促使细胞内环磷腺苷生成减少而发挥抗脂解作用,又有调节激素或其它生理活性物质功能的作用。PG在人体内代谢极快,大部分种类的PG经过肺脏和肝脏一次循环,即失活约80%—90%的生物活性。PG的代谢产物主要由尿排出,少量也由粪便排出。 ☚ 催产素 8.6 抗早孕药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自体活性物质。通常以花生四烯酸为生物合成前体,以前列腺烷酸为骨架,由一个五原子碳环与两个脂族侧链组成。根据环结构的差异,分为9型(A、B、C、D、E、F、G及H、I)。按两条侧链中双键的数目,又分为PG1、PG2和PG33类,如PGE1、PGE2和PGE3等。在PGF系列中还以α表示羟基的构型。PG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和体液中,具强而广的生理活性,涉及内分泌、生殖、神经、消化、呼吸、血液、心血管、肾以及脂类和糖代谢等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广泛领域。其中溶解卵巢黄体和促进生殖道运动的作用已在畜牧业中应用于母畜同期发情、催情、持久黄体性不孕症、卵巢黄体囊肿及孕畜的催产、引产等。多用PGF2α及其类似物如15-甲基PGF2α、氯前列醇和氟前列醇。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系分子中含有1个环戊烷的1组不饱和的20碳脂肪酸。最早是从精液中发现的,以为是由前列腺释放的,故叫前列腺素。现在发现脑组织中含有各类前列腺素,精囊、月经液、肾髓质、肺、胸腺等组织中均含有此种物质。根据化学结构中环上的差异可将PG分为PGE、PGF、PGA和PGB4类。各类依据侧链中所含双键数目又有区别。PG对各种平滑肌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但由于其类型不同,因而对各种平滑肌的作用亦不同。PGA具有舒张小动脉的功能,故有降低血压和利尿的作用;PGE、PGF可刺激妊娠子宫肌的收缩,亦可引起瞳孔括约肌收缩;PG还可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此外还有其他生物活性。近年来前列腺素已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明显临床效果。 前列腺素简称“PG”。发现于前列腺。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组织中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脂质。由含有 一个五元环的20-碳原子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表现出天然激素的作用,如降血压,刺激平滑肌收缩,且有对抗其他激素的作用。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是一组具有一个五碳环和两条侧链的艹碳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它的前体是花生四烯酸。主要生成部位在精囊、肾髓质、肺和胃肠道。按其五碳环的结构不同分为A、B、C、D…I等型;又根据侧链双键数目进一步分为三种,如PGI1、PGI2和PGI3等。前列腺素半衰期极短,多在局部发挥作用。它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对血小板和平滑肌有很强的活性作用,并与体温调节和胃酸分泌有关。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一类含五元环的二十碳羧酸,因为最先在动物的精液中发现,并认为来自前列腺故命名为前列腺素。现知哺乳动物的多数组织均能合成前列腺素。故从来源来看前列腺素不同于一般激素,但在功能上与一般激素类似。 前列腺烷酸 天然存在的前列腺素有多种,它们在化学结构上的区别主要在五元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以及二条侧链上双键的数目。根据五元环上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可把前列腺素分为九型,现将五元环上取代基的特征及名称见左图。 其中PGA、PGB、PGC互为异构体,PGD和PGE互为异构体,PGF在C9、C11位上各有一个羟基,PGG和PGH五元环上有同样的结构, 它们在C9和C11位间有过氧化桥,PGI与PGE的区别在于前者C9上的氧原子又与侧链上C6形成键。根据侧链上双键数目的不同上述九型又各分三类,以PGA为例若两条侧链上只有一个双键者,命名为PGA1,有两个双键者命名为PGA2,有三个双键者命名为PGA3。右下角小写的数字表示侧链上双键的数目。现选天然存在的几种重要前列腺素的结构和名称如下: 天然存在的前列腺素环上所联羟基均为α构型,用虚线表示,以示羟基位于平面下方。天然存在的九型前列腺素分为三类,侧链上双键的位置均相同,C15的羟基为α构型,以虚线表示用以说明羟基位于平面下方。 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现知由含二十碳的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五烯都可合成前列腺素。它们所含双键的数目决定了产物的种类,例如:
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由亚油酸和亚麻酸经代谢转变而来,也可以由细胞膜的磷脂酰胆碱来提供,在磷脂酶A2催化下磷脂酰胆碱水解释放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这步反应是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步骤。因此增强或减弱磷脂酶A2的活性可以控制前列腺素的生成。 前列腺素的合成一般都先生成过氧化前列腺素G(PGG)和前列腺素H(PGH)。催化这二步反应的酶皆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该酶存在于细胞微粒体,需血红素。色氨酸作为辅助因子。以花生四烯酸为原料的反应步骤见上页。 显然由二十碳三烯酸合成的中间产物为PGG1和PGH1,由二十碳五烯酸合成的中间产物为PGG3和PGH3。 由PGH进一步转化为各种前列腺素是受不同的酶所催化。各器官生成的前列腺素有明显不同,反映出这些酶系的分布具有器官特异性。大多数组织中PGH可转变为PGE和PGF。在血小板内PGH可以转变为血小板噁TXA。在动脉壁中PGH转变为PGI。在肺、小肠、胃等组织中转变为PGD。 前列腺素的分解代谢 前列腺素分解代谢主要包括三种反应: ❶C13位羟基氧化成为酮基, ❷C13双键的还原, ❸两条侧链分别经β氧化和ω氧化,前者使羧基侧链缩短。后者使末端甲基氧化成为羧基,即代谢终产物。前列腺素经15-羟脱氢反应后,活性降低80%。前列腺素的分解产物主要由尿排出,少量由粪排出。 前列腺素的作用 (1)促使子宫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PGE和PGF已应用作为妊娠妇女的催产剂或作为人工流产的制剂。但PGE对呼吸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其作用比异丙基肾上腺素强10~100倍,这为寻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药开辟新的途径。 (2) PGE和PGA有扩张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外周小动脉的作用,而PGF则有促使血管收缩的作用。 (3) PGE和PGA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4) 前列腺素对血液凝固有重要作用。已知PGG2和PGH2有使血小板凝集和释放ADP和5-羟色胺的作用,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中含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 血小板噁异构酶使PGH2转变为TXA2,后者有更强烈的凝集血小板和促进释放ADP和5-羟色胺的作用,促使形成血小板栓子。血管强烈的收缩而使血液凝固。临床研究证实各种出血病例可能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缺乏有关。阿司匹灵、消炎痛能抑制这酶,故血小板经这些药物处理也可出现类似缺乏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的现象。 (5) 前列腺素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还参予和增强炎性反应及速发型的超敏反应。 前列腺素的作用机制 (1) 通过与组织细胞的特异的前列腺素受体结合发挥其调节作用。已经证实许多组织细胞如脂肪细胞、胃、甲状腺、肾上腺、黄体、成纤维细胞、肝、淋巴瘤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血小板、胸腺细胞、子宫肌细胞上均存在PGE的特异受体。在绵羊和牛的黄体中发现有PGF2α的特异受体,该受体结合PGE的能力甚低,若改变PGF2α的化学结构,如将其羧基还原成为羟甲基,△5顺双键还原,C9或C15羟基氧化,它们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减少40~180倍,说明这些基团与受体结合有关。前列腺素与其相应的特异受体结合是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必需条件。 (2) 通过环腺苷酸发挥其调节作用。已经证实培养的L-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细胞、肾上肾细胞的前列腺素受体在与相应的前列腺素结合时,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而在无相应受体的细胞中,加入前列腺素看不到腺苷酸环化酶激活的现象,说明前列腺素受体是与腺苷酸环化酶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素与受体结合,再进一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含量升高,从而发挥其调节作用。 ☚ 胃肠道激素 肾脏激素 ☛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是以直链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是花生四烯酸(AA)为生物合成前体,经酶或非酶转化而生成的、以前列腺烷酸为骨架的一组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最初(1930)von Euler等在人及羊精液中发现其活性,认为它可能来源于前列腺,命名为前列腺素。其实,人体及哺乳动物各组织 (无微粒体的红细胞除外)均产生PG,在低等动植物,如珊瑚、葱、蒜等也有存在。PG这个词虽不妥切,却已被全世界接受并延用至今。 PGE含不稳定的β羟基酮结构,易脱水,在酸性条件下生成PGA,在碱性条件下经PGC转化为PGB。 PGG及PGH于70年代中期发现,有重要生理活性,极不稳定。其前的一级PG(E、F、D类)及其后的TX及PGI均为PGG及PGH的代谢(酶或非酶)产物,故PGG和PGH也称为PG内过氧中间体。 PGD由于具有11-酮基,使12-H活化,故PGD2较PGE2更不稳定,极易异构化为△12-异构体,进一步脱水并失去活性。PGD虽早已发现,但被误认为无活性或不重要的物质,其重要生理活性直至70年代中期才被重新评价。 6-酮PGF1α(6-KF)为PGI代谢或分解产生的无生理活性物质。因PGI2不稳定,故在研究PGI2时常借6-KF之检测以反映PGI2之动态。70年代后期发现PGI2在9-脱氧酶作用下转化为6-酮PGE1(6-KE),且具有与PGI2相似的重要活性。 生物合成及合成调节剂 除红细胞外,机体的各组织均能合成PG,合成部位在细胞膜。细胞受到理化或感染因子刺激时,磷酸酯酶A2被激活,使结合型的花生多烯酸(例如花生四烯酸)从细胞膜磷脂层中游离释出,然后受加氧酶作用,转变为不稳定的内过氧中间体PGG和PGH。二者又经不同酶系统代谢分别产生PGE、PGF、PGD、前列环素 (PGI)和血栓素 (TXA2)等。PGE又可进一步代谢为PGA和PGB。不同细胞因酶不同可产生不同PG,如表皮细胞主要合成PGD、E、F类,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合成PGI2,血小板主要合成TXA2,脑组织能合成大量PGD。花生四烯酸经环加氧代谢途径及脂加氧代谢途径分别转化生成PG,TX及白三烯(LT)等,统称为花生四烯酸阶式代谢(图)。 皮质激素能抑制磷酸酯酶的活性,阻止花生多烯酸从细胞膜释出,使不饱和脂肪酸的两种加氧转化均受阻。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能抑制环加氧酶,使之不能产生PGG2、PGH2及其它PG和TX。去甲 花生四烯酸阶式代谢 肾上腺素(NA),缓激肽,5-羟色胺对血管组织及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PG合成及释放均有促进作用,TXA2合成酶抑制剂如咪唑类化合物,Piane TXA2,benzydamine,L8027,OKY-1581,UK37248-01及burimamide等均能抑制TXA2的合成。 PG代谢 PG在体内代谢降解迅速,半寿期<1min。PGE2在肺、肝、肾血管内迅速失活,主要是15羟基被15-羟基-PG脱氢酶转化为酮基,以及13-双键被⊿13-PG还原酶还原,加上侧链的β氧化及ω氧化,使PG降解为失活的小分子从尿排出。多数组织含有PG降解酶,脑组织内缺乏此酶,故脑内PG可由脑脊液排出。人工合成的PG类似物15-甲-PGF2α,16,16-二甲基PGE2等由于15位附近的甲基取代,使15位羟基脱氢受阻,导致作用时间延长或作用增强。 生理活性 (1)对血管的作用: PGE、A、I可松弛外周阻力血管,使全身血压下降、松弛心、脑、肺血管,使其血流增加。PGE1作用较复杂,低剂量时收缩脑血管,高剂量时使之扩张。TX作用与PGI相反,为一强血管收缩剂,PGF2α可收缩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使血压升高,对冠状血管无明显作用,但可收缩肺静脉,使肺动脉压增加。 血管紧张素、NA、激肽与PG间相互作用为维持正常血管张力和肾功能的重要因素。血管紧张素、NA引起血管收缩及缓激肽引起血管松弛时,可使心、肾、血管内合成PGE和PGI增加,由此生成的PG可对抗血管紧张素和NA的收缩血管反应,加强缓激肽松弛血管的作用和肾脏排钠功能。在病理情况下,PG生成异常,可导致血管反应性及肾功能异常。 (2) 对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 PGE1、E2能松弛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并能非特异性地对抗 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和缓激肽的收缩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PGI2能明显松弛支气管平滑肌,PGA2的作用则较弱。PGF2α、D2、G2、B1、B2、TXA2均能收缩呼吸道平滑肌,PGH2、G2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比PGF2α强,但较PGD2弱。TXA2的此种作用最强。 (3)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PGE、F均能使消化道纵肌收缩。对环肌、幽门和贲门括约肌,PGE有松弛作用,P-GF则收缩之。PGE尚可使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增加。放射病腹泻和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可能与内源性PG释放,兴奋平滑肌和增加肠液分泌有关。 PGE有细胞保护作用,能保护胃及小肠上部粘膜不致因刺激因子及内源性PG缺乏而受到损害或生成溃疡,其保护细胞的作用机理为: 使胃粘膜分泌粘液增加; 加强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和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 (4)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在灵长类,PG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影响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抑制PG合成后,可使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减少。PG对人的下丘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是否有调节作用尚无定论。PGE、F均可收缩子宫平滑肌。此作用与剂量及月经周期有关。雌激素可增强其收缩作用,孕激素则减弱之。子宫的内源性PG主要由内膜合成。在黄体相后期,子宫内膜合成PG量增加。有人认为痛经患者因子宫合成过多PGF2α,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度收缩并伴有月经中PG及其代谢产物浓度显著增高,当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减少PG合成后,痛经缓解,PGE、F对妊娠各期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其中晚期妊娠子宫对PG敏感性最高,此作用与循环中及子宫内孕酮量有关,当孕酮量下降时,PG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增强。PGE、F用于流产及诱导分娩主要是通过其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子宫兴奋,胎儿胎盘受损,继发地导致血中黄体酮下降,从而引起类似正常分娩时子宫高频和高幅的收缩。 PG在男性生育调节中的意义已引起重视。有人认为精液内PG含量可影响精子活动及其进入输卵管的数量。精液内PG量低下可能为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5) PG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PGF2α能促进血小板集聚,PGE1则抑制其集聚。PGI2兴奋血小板内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含量增加,从而抑制血小板集聚,PGI2的此种作用比PGE强。TXA2的作用与之相反,是很强的促进血小板集聚的物质。 (6)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PGE2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阿司匹林抑制环氧酶,阻止PG合成是其解热作用的机理。 作用机理 现在认为PG对平滑肌的作用是通过作用于专一受体。不同PG的生物活性及其强度不同,故推测有不同受体,目前认为最少有5种受体 (D、E、F、I、TX)存在。所有血管均具有TX受体。PGE和I虽然都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但它们作用于不同受体。现已发现的PG受体拮抗剂有: 7-氧杂-十三前列烷酸(7-OPYA),二苯氧䓬类(SC19220)和多根皮素磷酸盐(PP-P),但作用不强,特异性不高。SQ24775、AH19437、EP845等能拮抗TXA2对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的作用。拮抗剂的发现,支持PG作用于受体的观点。 用途 (1)终止早孕、中期引产及诱导分娩。PG用于引产和诱导分娩的成功率高,安全方便,兼有扩张子宫颈的作用。中期引产时可用PGE2、PGF2α及15-甲基-PGF2α宫内或阴道给药,诱导分娩时静脉、宫腔或阴道给药均可。已合成一些PG类似物,它们较母体化合物的作用快,副反应小。15-甲基-PGF2α甲酯、16,16-双甲基PGE2、ONO-802(gemeprost)阴道给药有满意效果。 (2) 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症和促进家畜同步发情: 利用PGE、F及其类似物对亚灵长类动物的溶黄体作用,可使奶牛持久黄体萎缩、退化、并促进正常家畜发情,达到大批家畜发情同步化。PG类药物在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症和畜牧业繁殖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3)试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已知TXA2和PGI2的平衡对维持机体血管张力和血凝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时常有TXA2和PGI2的失平衡导致血管张力和血凝过程异常。可试用PGI2或促进PGI2合成、减少TXA2合成或对抗TXA2的药物,如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改善冠心病患者冠脉的TXA2和PGI2的失平衡。低剂量阿司匹林具有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合成TXA2而较少抑制血管内皮合成PGI2的优点。发展安全有效的TXA2合成抑制剂及专一的血小板及血管平滑肌TXA2拮抗剂,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兴趣。 (4)试用于哮喘: PGE1、E2气雾吸入时,扩张支气管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强,但局部刺激性大,可引起剧烈咳嗽,故不是治疗哮喘的理想药物。近年来正在寻找刺激性小,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选择性高的PGE类似物。 (5) 试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 PG具有抗胃酸分泌及细胞保护作用,可促进溃疡愈合。但天然PG口服无效。人工合成的PGE类似物16,16-二甲基-PGE2(DM-PGE2)及15(R)-甲基-PGE2(M-PGE2) 的抗胃酸分泌作用较PGE强,且口服有效,但高剂量时,不少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停药可迅速消失。 ☚ 环磷酸腺苷 前列腺素类似物 ☛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一类由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活性物质。最初是在人的精液中发现的,当时认为,这类活性物质是来源于前列腺,所以命名为前列腺素(PG)。后来证明,精液中的前列腺素主要来自精囊。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如月经液、羊水、宫内膜、肾髓质、肺、胃肠、脑和脑脊液、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在人的精液中,前列腺素的种类最多,含量丰富,总浓度达每毫升0.3mg以上。 体内主要前列腺素的结构 体内许多组织都有前列腺素合成酶,尤以精囊的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最强,其次是肾髓质和肺。前列腺素合成酶能将花生三烯酸或花生四烯酸等前身物质,经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中间体,转变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在体内代谢极快,PGE的半衰期只有一分钟左右。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前列腺素经脱氢、还原、氧化以及构型变化而失活。肺和肝是前列腺素失活的主要部位。实验证明,血液中PGE与PGF流经肺和肝一次,就可以失活80%以上。PGA在循环中被灭活较慢,故血液中PGA的浓度远高于PGE和PGF。所以,PGE和PGF基本上是属于局部激素,它们在局部合成并发挥生物学作用后,迅速失活,而PGA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远距离靶组织的活动。前列腺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功能。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PGA和PGE能显著地降低动脉血压,参与调节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前列腺素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舒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促进肾脏排钠利尿作用而实现的. PGA和PGE可引起各段血管,包括中小动脉(特别是肠系膜动脉、肾动脉、冠状动脉、脾动脉)、细小动脉和小静脉舒张,其结果是各器官的血流量增加,总外周阻力降低。动物实验证明,PGE能直接对抗儿茶酚胺的升压效应。前列腺素引起血管舒张的机理尚未阐明,看来象是对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抑制作用,因为肾上腺能、胆碱能、组织胺能神经阻断剂或5-羟色胺拮抗剂都不能取消前列腺素的扩血管作用。 PGE和PGA对冠状动脉有显著的舒张作用,引起冠状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代谢,有利于心肌作功。离体兔心灌注去甲肾上腺素、ADP或缺氧时,可引起PGE2的释放,提示前列腺素可能参与冠状血流量调节。由于前列腺素导致动脉血压降低,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心输出量亦有所增加。 肾髓质的间质细胞能合成PGE。动物实验证明,当动脉血压降低引起肾灌注压下降,或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肾血管收缩时,肾脏释放PGE2,后者引起肾血管舒张,使肾血流量得以部分恢复。上述事实说明,肾脏血流量的调节依赖于前列腺素。此外,PGE可使尿量和尿钠排量增加。这是因为前列腺素在乳头部产生后,进入肾皮质,使皮质血管舒张,于是血流分布由髓质移向皮质。由于皮质肾单位的髓襻较短,对钠和水的重吸收较少。 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前列腺素参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活动的调节,与生殖系统功能的关系极为密切。PGE或PGF能刺激垂体前叶释放黄体生成素 (LH),促进排卵。近年来也有资料证明,前列腺素也影响下丘脑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的释放。 在动物体内,卵巢黄体的周期性退缩与前列腺素有关。大量的实验证明,PGF2α是黄体溶解素,其根据: ❶子宫内膜能合成PGF2α,在黄体发生退缩之前,子宫内膜及子宫静脉血中PGF2α显著增加; ❷外源性PGF2α能使假孕或妊娠动物黄体溶解,孕酮分泌减少,妊娠或假孕终止; ❸切除一侧子宫角,则同侧的卵巢黄体寿命延长,而保留子宫角侧的卵巢黄体照常退缩; ❹用阿斯匹林或消炎痛(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抑制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则黄体功能期延长。但是,在人类,前列腺素是否也有溶黄体作用尚无定论,临床的研究资料很不一致。 前列腺素能影响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PGF促进输卵管的收缩,而PGE则有抑制作用。孕酮能加强PGE对输卵管的作用,而雌二醇能提高输卵管对PGF的反应能力。PGE能抑制非妊娠子宫肌而兴奋妊娠子宫收缩。PGF对妊娠或非妊娠子宫均有兴奋作用,雌激素可加强此作用。人类子宫内膜含有PGE和PGF,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含量升高,推测前列腺素可能与排经开始有关。 在羊水中含有大量的PGF和PGE,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羊水中前列腺素的浓度也增加。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阵缩阶段,羊水和母体静脉血中前列腺素浓度显著升高,推测前列腺素可能是在分娩过程中发动宫缩的生理因素。临床上利用前列腺素进行人工流产和终期引产。 男子及雄性动物精液中含有丰富的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种类最多。一般认为精液中PGE的浓度与男性生育力有关。正常生育力的精液每毫升含PGE 55μg,而原因不明的男性不孕症的精液,PGE常低于每毫升11μg。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前列腺素广泛地分布于神经系统,从脑组织中可以分离出各种前列腺素。当神经受到刺激时,常伴随有前列腺素的释放。将微量的前列腺素注入脑的不同部位,可引起脑内一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例如,向清醒的猫第Ⅲ脑室注入小量的PGE,则猫表现缺乏主动活动,嗜眠,或呈现木僵状态,说明PGE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人们推测前列腺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可能起着递质作用,或对神经元递质的释放有调节作用。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同时,伴有前列腺素的释放,而前列腺素又能抑制交感神经进一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因此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效应将被抑制。前列腺素通过这种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元递质的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使交感神经活动适度。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前列腺素可通过改变某些内分泌腺细胞内cAMP水平而影响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例如,前列腺素能模拟下丘脑某些释放激素的作用,增加垂体前叶cAMP的含量,同时使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并且这些促激素也可促进相应的靶腺细胞合成前列腺素。PGE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类似的生理作用,能提高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细胞内cAMP水平,促使这些内分泌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在人和动物的胃粘膜、肌层中含有PGE和PGF。动物实验证明,在迷走神经兴奋时,能引起前列腺素释放,参与调节胃的分泌和运动。外源性PGE和PGA能抑制胃液的基础分泌,也能显著地抑制食物、戊促胃泌素、组胺或2-去氧葡萄糖诱发的胃液分泌。不仅胃液量减少,而且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均减少。PGE对离体培育的蛙胃粘膜、有神经支配的犬巴氏小胃或无神经支配的犬海氏小胃的胃液分泌,均有抑制作用,说明前列腺素的作用并非通过迷走神经,而象是直接作用于胃腺细胞。胃肠道中的前列腺素对维持平滑肌的张力和蠕动有一定的生理意义。离体实验证明,PGE和PGF能使纵肌收缩,PGF能使环肌收缩,而PGE则能抑制环肌收缩。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肺组织中含有PGE和PGF。PGE和PGF互相对抗,可能调节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PGE能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降低通气阻力,并能对抗组胺或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痉挛。PGE1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较PGE2显著。PGE2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比异丙肾上腺素强10~100倍。相反,PGF2α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增加通气阻力,并能阻断异丙肾上腺素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肺内PGE/PGF维持一定的比例,当比值降低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 对血小板的作用 血小板内含有PGE2和PGF2α,在凝血过程中,它们被释放出来。PGE2可促进血小板聚集。PGF2α也有类似的作用,但效力远不及PGE2。而PGE1和PGE2有拮抗作用,并能显著地抑制ADP、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近年来发现二类与前列腺素结构相关的物质——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rostacylin,PGI2)。TXA2和PGI2均由花生四烯酸在环氧化酶的催化下,经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转变而来。TXA2是在血小板内形成的,它有强烈的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还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而导致心肌缺血。PGI2是在动脉内层合成,它的作用与TXA2相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松弛动脉平滑肌。这两种作用相反的物质,参与调节生理止血过程。 前列腺素的作用原理 前列腺素在许多组织引起的反应,都是与细胞内cAMP量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在有些组织细胞(如垂体前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血小板、肺),前列腺素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细胞内cAMP的积累;而在另些组织细胞(如脂肪细胞、胃腺),前列腺素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减少cAMP的生成。一般地说,凡是前列腺素能使cAMP含量增加的靶组织,其功能活动增强。例如,前列腺素能使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细胞内cAMP增加,则这两个腺体合成相应激素的过程也增强。另一方面,凡是前列腺素能使cAMP含量减少的靶组织,其功能活动减弱。例如,前列腺素能抑制胃腺细胞的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合成减少,则胃液的分泌受到抑制。PGE能使脂肪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对脂肪分解过程有抑制作用。 鉴于前列腺素调节组织细胞的功能与cAMP密切相关,因此前列腺素可能在细胞内具有传递激素信息和调节激素作用的功能。关于促激素、环磷酸腺苷和前列腺素的关系,有人提出了“三级信使”学说。当促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首先与受体结合,从而激活细胞膜上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可能与前列腺素受体结合,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最后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前列腺素起着第二信使的作用,而cAMP起着第三信使的作用。 ☚ 消化道激素 胸腺 ☛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PG)是Goldblatt于1933年首先从精囊液中发现,1934年由Von Euler命名的一组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来的不饱和脂肪酸。广泛存在于许多哺乳类、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与植物中。在人体内也可从多种脏器中提出,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功能。其化学结构为一组含环戊烷的20碳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原料为营养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Δ912+八碳二烯酸),此酸富含于日常进食的豆油、花生油、棉子油、葵子油、玉米油中,经消化吸收后首先转化为花生四烯酸 (Δ5,8,11,14二十碳四烯酸),然后在人体内经环氧化酶,又称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成酶催化氧化为前列腺素G2 (PGG2)及H2 (PGH2)等,继而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多种代谢产物。代谢过程详见图。
❶PGE组指C9有酮(=O)基、C11有羟(-OH)基者,可溶于乙醚(Ether,故称E); ❷PGF组指C9、C11均有羟基者,可溶于磷酸盐溶液; ❸PGD指C9上有羟基,C11上有酮基者; ❹根据环上脱水,如PGE脱水(-H,-OH)而形成,C10~11有双键者称PGA,C8~12有双键者为PGB,C11~12有双键者为PGC; ❺根据侧链双键数以数字表示分三类,如PGE1指PGE侧链有1个双键,由二十碳三烯酸衍化而来,PGE2指侧链有2个双键,由二十碳四烯酸衍化而来,PGE3指有3个双键,由二十碳五烯酸衍化而来。 PG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以人类精囊液中最浓、最多,其次为肺、胸腺、中枢神经、肾、女性生殖系(子宫内膜、羊水、蜕膜、胎盘血管、经血、脐带)、脂肪、肾上腺,亦存在于胃肠、肝脾、心、虹膜、周围神经。TXA2极不稳定,易转化为TXB2,半寿期仅30~40秒,可从下列组织中发现:包括血小板、白细胞、脾、脑、肾、炎症肉芽组织等,TXA2及TXB2为生理及病理条件下促进血小板凝聚而凝血和血管的强力收缩剂。其作用与PGI2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与扩张血管相拮抗。PGI2也很不稳定(ty2约2~3分钟),由血管管壁所释放,其抑制血小板凝聚与扩血管作用约30~40倍于PGE1,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约1000倍于ADP。PG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可能于生物合成后作用于局部组织,发生激素样生理作用。其中PGE与PGF在许多组织中呈相互拮抗作用,从而调节其生理功能。如PGE有放松子宫作用,有利于受孕,PGF2α有加强子宫收缩作用,有抗受孕作用,且能溶化黄体,可防止受孕卵着床,有避孕、催产作用。PGE使支气管扩张,PGF2α则引起痉挛,可导致哮喘。PGE、PGA为血管扩张剂,PGF为收缩剂,PG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起调节血管壁张力与血压作用。PGE、PGA使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增加,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引起心动过速与心肌收缩力加强。PGF2α使血压上升,但其作用相对较弱。PG还作用于胃肠系,使整体或离体肠平滑肌加强收缩,促进肠内容物运输加速,强烈收缩可引起腹泻与肠绞痛。其中以PGE、PGF最强,PGA、PGB、19(OH)PG较弱。PGE1、PGE2静滴可抑制胃分泌,口服PGE1对戊胃泌素刺激后胃分泌无抑制作用,PGF2α亦无效。PG存在于正常胃肠组织,受迷走神经刺激后释放,可能直接作用于胃肠壁,低浓度时已可影响胃肠运动及分泌,故PG有控制和调节胃肠正常分泌及运动作用。PGA2、PGE2从肾间质细胞释放后,抑制肾素分泌,且有抑制和拮抗血管紧张素作用,使肾皮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压下降,因此PG可能参与在肾性高血压的调节功能中。此外,PGA2还可能是利Na因子。当进食NaCl较多而血容量及细胞外液量增多时,肾释放PGA2(或/及PGE2)亦增多,循环至肾皮质使小动脉扩张、血流增加后,肾小管内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而Na+回吸收下降。当肾缺氧、缺血,血流量减少时,PGE1、PGE2上升有刺激红细胞生成素释放作用。PGE2可使细胞外液量增多,Na+、K+浓度增高,红细胞体积增大,变形能力减低; PGE1则呈相反作用,因此PG可能在休克时微循环调节中亦起作用。当中枢神经、脊髓神经、周围神经受电或化学物等刺激后PG从中枢神经释放,其中以PGF2α浓度最高,PGF1、PGE、PGE2亦有释放,PGF2α有加强运动神经通路作用,PGE1有镇静作用,PG有神经传递功能,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人脑室内注入PGF2α可引起发热,第Ⅲ脑室内注入热原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PGE1样物质上升,阿司匹林可使之下降而退热。因此PG可能参与在体温调节功能中,也许是一个介质。PG也是炎症的介质,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抑制环氧化酶,抑制PG合成而起消炎、镇痛、退热作用。PG还能抑制葡萄糖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水杨酸钠静滴可抑制PG合成而增强胰岛素释放。凡此可见PG的生理作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已初步利用PG的生理药理作用,应用于避孕、引产、降血压、治哮喘、溃疡病、抗凝血等。 ☚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胸腺激素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iandin,PG一类由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活性物质。最初是在人的精液中发现的,当时认为这是由前列腺释放的,故定名为前列腺素。后来证明精液中的前列腺素主要来自精囊,在人和动物的各种重要组织和体液中也存在前列腺素,如月经液、羊水、宫内膜、肾髓质、肺、胃肠、脑和脑脊液、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前列腺主要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的功能有所不同。刺激感觉神经,能使大脑皮质释放更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脑脊液,因此推测它在中枢神经系内起递质作用。向清醒的猫第三脑室注入少量的前列腺素,猫显示缺乏主动活动,呈嗜睡或木僵状态。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同时,伴有前列腺素的释放,而前列腺素又能抑制交感神经进一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故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效应将被抑制。前列腺素通过这种抑制作用,对交感神经元递质的释放进行负反馈调节,使交感神经活动适度。前列腺素又可通过改变某些内分泌腺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水平而影响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某些前列腺素还可舒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调节血压的相对稳定。对呼吸、消化功能也有调节作用。 ☚ 前馈 强化 ☛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体内许多种组织中合成的一组带有一个五碳环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最早发现存在于人的精液中,当时以为这一物质是由前列腺释放的,故称前列腺素。现已证明为误称,前列腺素主要来自精囊,此外全身许多组织细胞也能产生。但前列腺素一词仍沿用。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D、E、F、G、H、I等型。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广泛且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的前列腺素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前列腺素E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降低通气阻力;而前列腺素F的作用则相反。前列腺素对内分泌、生殖、消化、血液、呼吸、心血管、泌尿和神经系统均有作用。可用于足月妊娠的引产、人工流产以及避孕等方面。在治疗哮喘、胃肠溃疡病、休克、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亦有一定的作用。 ☚ 生长激素 胰岛素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