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刺苋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刺苋菜

药名。见《南宁市药物志》。又名篱苋菜、野苋菜、猪母刺、土苋菜。为苋科植物刺苋 Amaranthus spinosus L.的根或全草。分布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河南等地。甘、微寒。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❶治痢疾,肠炎,咽喉肿痛,白带,胆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便血,瘰疬,甲状腺肿。煎服:9~15g,鲜品30~60g。
❷治痈疽疔毒,捣烂外敷;蛇咬伤,煎服并捣敷伤口;痔疮肿痛,皮肤湿疹,煎水洗;牙龈糜烂出血,烧灰研末搽敷;臁疮,与桐油同捣烂,敷贴患处。本品含芸香苷、β-谷甾醇、豆甾醇、菠菜甾醇、胆甾醇、正廿三烷至正卅三烷等。根还含三个皂苷。叶含微量氢氰酸。

刺苋菜

刺苋菜

刺苋菜,又名野苋菜、假苋菜、刺刺草、猪姆菜。始载于《岭南采药录》,原名竻苋菜。为苋科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的根或全草。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及陕西等省。
本品味甘、微苦,性寒。功能清热除湿,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泄泻、痢疾、白带、痔疾、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咽喉肿痛、痈肿、皮肤湿疹及毒蛇咬伤等证。治湿热泄泻及赤痢,单用鲜草水煎服,或用干叶研末服; 如与旱莲草、凤尾草同煎,能增强疗效。治女子湿热带下,刺苋菜根加冰糖煎服或与银杏同煎。治外痔肿痛,全草煎水入白矾少许熏洗或坐浴。刺苋菜凉血止血,故可用治出血证,如内痔出血,用鲜根配马鞭草根煎水加醋服; 近用本品煎服,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有一定疗效。外用治牙龈糜烂出血,可烧灰研末搽敷;内服治咽喉肿痛,可单味煎汤饮。本品治痈肿疮疡,可内服与外用。如治乳腺炎、疔疮,以鲜品捣烂和蜜调敷外用; 治瘰疬则煎汤内服; 治臁疮腿,将鲜草捣烂以桐油调敷; 治皮肤湿疹,以本品加食盐少许煎水洗患处。治毒蛇咬伤,用鲜根捣烂冲水取汁服; 并与犁头草等分捣烂敷伤口周围。煎服,30~60g;干叶研末服,3~6g。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
实验研究: 刺苋菜根含α-菠菜甾醇、卅一烷、廿八烷酸α-菠菜甾醇酯。还含皂甙,系由齐墩果酸与葡萄糖及葡萄糖醛酸组成。又含二种新皂甙,系α-菠菜甾醇的二葡萄糖甙和三葡萄糖甙。

☚ 羊屎条根   美人蕉根 ☛
000023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