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简即制作竹简。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有一套制简工具:锯(截制竹材)、锛(破开竹材)、削(破篾片)、刻刀(削制竹简上的凹口)和锥等。楚人制简的主要工序为:将陈年毛竹的中间部分截成60—70厘米左右的竹筒(毛竹稍部太细、根部竹节较密,均不可用);破成宽约1—1.5厘米的竹条;削去部分竹黄,制成宽约1厘米、厚约0.15厘米的篾片;削平篾片两面的竹节及四边;较新鲜的毛竹制成的篾片,有时还需用蜃灰浸出的水液浸泡,以去除竹材表面的油脂,利于书写;用重物压上一段时间进行定型;刻出凹口进行编册,然后就可以进行书写(也可于书写后编册)。楚人的制简工艺与古埃及纸草书的制作工艺在主要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