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制度基础审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

制度基础审计又称系统基础审计,是一种审计方式。
审计人员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现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于是审计人员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方面,导致审计工作开始从评审内部控制制度入手,然后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查账的重点、规模和方法,从而形成较新的审计方法即制度基础审计,并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制度基础审计产生的根源有: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规模扩大,经济业务繁杂且发生频繁,为保护财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正确,提高经营效率和确保既定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为实行制度基础审计创造了先决条件。
第二,现代财务审计已不再强调审计账目中的错误与弊端,而是为了证实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而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有效的情况下,仍然沿用账目基础审计方式显然是没有效益的。
第三,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量急剧增加,审计人员的承受能力同账目基础审计方式的落后性之间矛盾日见突出,统计抽样审计方式应运而生。在此情况下,审计工作不得不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确定审计重点、范围,成为应用抽样技术,特别是统计抽样的先决条件。
制度基础审计方式,是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审计对象,并在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再决定抽查会计资料的内容范围和程序,据以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
实行制度基础审计的条件,一是被审计单位应当有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审计人员应当有与之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 内部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 ☛
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亦称“面向制度的审计”。“帐项基础审计”的对称。60年代开始通行的审计方法,以评价被审单位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在保证其会计数据真实、正确、完整方面的可靠性为基础,确定真确性测试程序的性质、范围、深度和时间安排,以便有效地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制度基础审计的特点是: 它把被审单位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的起点和重点,着重于从根本上研究和评价会计数据赖以产生的条件而不拘泥于个别会计数据的复核和检查,把审计人员的精力和注意力从繁浩的会计数据中摆脱出来,大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它的基本步骤是: (1) 调查和描述被审单位现行内部控制制度; (2) 对照理想的控制模式,初步评价上述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 (3) 进行符合性测试,检查、核实上述各项制度是否按规定发挥作用;(4) 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作出总评; (5) 根据总评结论,确定真确性测试程序的性质、范围、深度和时间安排; (6) 完成真确性测试程序。其中前四步的任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可靠性的评价,收集间接审计证据,后两步的任务则是通过真确性测试,收集直接审计证据。

☚ 变量抽样   制度审计 ☛
000083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