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刮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刮痧

 刮痧術是祖國醫學的組成部份,是歷代人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發展而成的,在春秋戰國時已盛行,《扁鵲傳》有載。但這種療法,不斷演變、充實,流傳至今。刮痧術常應用於民間,他們用銀元、木梳背、羹匙等刮具刮拭刺激皮膚,使皮下充血、毛细孔擴張,使穢濁之氣由里出表、體内邪氣宣泄,把阻經滯絡的病源呈現於體表,使氣血通達五臟六腑,陰陽平衡,達到正本清源之目的。
 例如感冒病,臨床主要表現鼻塞、流涕、咽痛、頭痛、全身不適、惡寒發熱等病情,擬用瀉法治療:刮拭大椎、大抒、膏肓俞、神堂,刮拭後出現紫色瘀點多處;配合刮拭風池、太陽、尺澤;刮後飲熱開水,令全身大汗出,感冒痊瘉。

刮痧guāshā

❶ 〈名〉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用铜钱、牛角梳蘸油,刮胸部或背部,使皮肤充血,以排除不适:刮痧疗法。
❷ 〈动〉使用刮痧疗法治疗疾病:给他刮痧。

摩擦

摩擦

摩(摩戛;~桌) 擦(磨擦;~肩而过;摩拳~掌) 划(~火柴) 搦(~朽摩钝) 刮(~痧;~目相看) 揩 磨 硙 磢(相~) 切(切磨;切摩切劘)
两手相摩:搓手
互相摩擦:
挤轧摩擦:鑢(鑢错) 磋磨
刮削摩擦:捖摩 括磨 刮磨
轻微地摩擦:磨蹭
擦得雪亮:擦亮
(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摩擦)

另见:物体 接触1 移动1 研磨

☚ 摩擦   揉搓 ☛

刮痧

推拿方法。又作括沙。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蘸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肩胛、背部或肋间等处,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数次,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常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积、晕车晕船晕机、水土不服等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凡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沙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刮痧

汉族民间治病的一种方法。流行于东北地区。夏季如遇中暑或腹疼、吐泻,常用此法治疗。用铜板或瓷汤匙,蘸些清水或麻油,根据不同病痛选择部位,如在背部,颈部后两侧或者手脚两侧臂弯、膝弯处,反复地刮(或者用手拧),直到出现深红色的红斑或血痕为止,刮后病人会感到轻松,舒服,病情减轻。

刮痧

民间流传的简易治疗方法。适用于夏秋之时因中暑或感受秽浊之气而致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以及晕车船,水土不服等病证。具体方法是:用铜钱或瓷片等边缘光滑物,蘸取植物油或温水顺刮颈项、肩背、肋间等处,自上而下,逐渐加重,以出现红紫斑点或斑块为度。再以消毒三棱针刺破以出尽紫黑血,使痧毒外泄。

刮痧gua sha

【医学】popular treatment for sunstroke by scraping the patient’s neck,chest or back

刮痧

treat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by scraping the patient's neck,chest or back with a coin or something of the like moistened with water or vegetable oil

刮痧guā shā

cutaneous scrap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