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利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利州辽金元州名。契丹统和二十六年(1008)置,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东古城,隶中京道大定府,初为刺史州,开泰元年(1012),升观察使州,下领阜俗县。金为北京路所属刺史州,下领2县1镇1寨。元属辽阳行省大宁路。明废。 利州古建制名。❶州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年) 改西益州置。治兴安县 (今广元市)。辖境约当今广元、江油二市及剑阁、旺苍、苍溪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年) 改广元路。 利州 利州唐代设置的行政区。属山南西道。辽国亦设置属北京路。《旧唐书·地理志》:“利州:下。隋义城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为利州,领绵谷、葭萌、益昌、义清、岐坪、嘉川、景谷7县。二年,置总管府,管利、龙、隆、始、蓬、静6州。三年,割绵谷之东界置南安州。四年割景谷县置沙州。七年,又割岐坪、义清2县置南平州。其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督利、龙、隆、始、沙、南安、南平、静8州。利州领绵谷、葭萌、益昌、嘉川4县。八年,废南安州,割三泉县来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沙州。二年,废南平州,复以景谷、岐坪、义清等县来属。其年,以嘉川属静州。六年,罢都督府。以州当剑口,户不满万,移为中州,又降为下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益昌郡,仍割三泉属梁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利州。旧领县7,户9628,口31093。天宝领县6,户23910,口44600。在京师西南1488里,至东都2197里。”《金史·地理志上》:“利州:下,刺史。辽统和十六年(公元998年)置。户21296。县(阜俗、龙山)、镇1,寨1。” ☚ 蠡州 利州路 ☛ 利州lì zhōu《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铅𫔨(4)。地名。今四川广元旺苍、青川及陕西宁强等市县部分地。 利州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西益州置。治所在兴安县(今四川广元市)。隋大业初改为义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年) 复为利州,天宝元年 (742年)改为益昌郡,乾元元年(758年)仍改为利州。元至元十四年 (1277年) 改为广元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