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初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初冬》初冬,我走在清凉的街道上,遇见了我的弟弟。 (1936年《生活知识》第1卷第7期) 赏析对于一个流浪异乡的旅人,家是温暖,亲情,是萦萦不去的系恋;而对于一个出走的娜拉,家却又是羁縻、牵绊,是默默无言的威压。于是,困扰现代文学史上几代作家的“家”情结,自然地也成为萧红写在自己抗婚出走后的《初冬》一文中的题旨所在。女主人公落寞、孤寂的情怀,与弟弟短暂会晤中的彼此理解温慰,最终点染出作者凛然的自尊与不屈的个性,以及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萧红文笔的婉约与清丽已是人所共识,但仅就这篇抒情小品的特点而言,借用鲁迅对《生死场》的首肯,似乎更为确当,这便是——“女性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 弟弟对姐姐的细致观察,流露在热切的言谈话语间:“你瘦了,”“你的头发这样长了,”“你快要生病了,”“你的衣服也太薄啊”;姐姐对弟弟的观察则贯注于全文的方寸点滴:弟弟长大的身体,下意识的手势,激情的脸,不安的心……尤其在弟弟的深黑色的眼睛上,作者做了四次“定格”处理,每一次都伴随着弟弟逐次升级的热切情感,每一次都是令姐姐心旌摇曳的瞬间。“深黑色的眼睛”成为特定环境下“家”的意象,既深蕴着眷眷亲情,又隐含着某种抑压。由是,女主人公才会最终离开有着深黑色眼睛的弟弟,而又恋恋地将弟弟的深黑色的眼睛镂于心板,走向“不同的方向”。 如果说“细致的观察”尚为女性作家所共有,那么“越轨的笔致”则实为萧红所独具。以散文的笔法做小说,以诗的笔法写散文,使其笔下的文字尤为别致脱俗。作者以主观情怀参照客观外界,笔力所及便无不反衬出女主人公特有的郁悒与落寞:女侍者“欢笑一般飞起的头发”;静寂中“壁间暖气管小小嘶鸣”;近在咫尺却又“更辽远”的满衣香气的外国女人,以及初冬早晨那“闪闪耀耀”的阳光……如诗的格调辅之如诗的语言,终于赋予这篇小品以抒情小令的幽远意蕴,令人回味不尽。 残冬、暮冬、深冬、晚冬;初冬、孟冬○残冬cán dōng(名)冬季将终的时候:~已过,春天到了 |~的景象|~未尽,气温仍很低。 ○暮冬mù dōng(名)冬末,农历十二月:迫近~,大雪纷飞|此时正是~|站立在~夜晚的寒风里。 ○深冬shēn dōng(名)冬季的末期:~雪后,风景凄清|这年~,我独自上山打猎。 ○晚冬wǎn dōng(名)冬季末期:~无雪不是丰年的兆头|~迎春的雪花格外令人喜爱。 ●初冬chū dōng(名)冬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十月:~就要抓紧作好防寒准备|~的太阳还施舍出一些温暖。 ●孟冬mèng dōng(名)初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十月,北风徘徊|~草木枯萎。 初冬←→仲冬 晚冬chū dōng ← → zhòng dōng wǎn dōng初冬:冬天开始的第一个月时间,即农历十月。 冬季 冬季冬(冬天;冬月;冬日;冬节;冬时;元~;玄~;三~;九~) 冰月 寒月 寒天 寒律 寒节 玄序 玄律 玄冥 玄英 元英 暮律 另见:冷 天冷 下雪 凝结 冰 雪 ☚ 秋季 月份(一般指农历的月日) ☛ 下半年各月 下半年各月七月:相(相月) 瓜时 瓜月 桐月 霜月 凉月 巧月 兰月 兰秋 新秋 初秋 首秋 早秋 上秋 肇秋 孟秋 秋孟 火逝 流火 ☚ 上半年各月 日 ☛ 初冬early wint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