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创伤性面神经瘫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创伤性面神经瘫痪

创伤性面神经瘫痪

战伤或创伤所致面神经功能完全丧失称为创伤性面神经瘫痪。面神经在颌面部战伤中为最易伤及的颅神经,面神经颞骨段损伤常并发于颞骨骨折,且多为迷路段损伤。
诊断 根据面肌运动、镫肌反射、眨眼反射、泪腺、涎腺分泌及味觉检查进行损伤部位的定位诊断(见表); 通过电诊断检查,对损伤程度及预后作出估计,并以此为据,制订治疗方案。目前应用的电诊断方法有:
❶神经兴奋性(传导性)试验:通过皮肤电极,用短时间矩形脉冲刺激神经干,比较两侧肌肉收缩阈值。损伤三天后,如伤侧与健侧阈值不相等,即为神经失用。非神经断伤或轴索断伤预后良好,不考虑手术治疗。当伤侧肌肉收缩阈值高于健侧3.5~4.0mA时预后不良,可考虑手术。该试验于伤后3~4天即可诊断出神经变性,有早期诊断价值。
❷肌电图测定: 正常神经支配的肌肉,静息状态无电活动,称为电沉寂。随意运动时,出现运动单位电位,神经损伤后运动单位电位消失,两周内仍保持电沉寂,两周后出现纤颤电位,即失神经电位。如伤后两周,既无运动单位电位,也未出现纤颤电位,即为神经失用之征。伤后出现纤颤电位,12~14周后纤颤电位又消失者,可能为神经再生之征。伤后一年以上无纤颤电位,也无运动单位电位,为肌肉纤维化之征。运动单位电位出现在交流电反应和面肌随意运动恢复后约三个月。肌电图测定可判定功能

面神经损伤定位诊断

损伤部位瘫痪
范围








镫肌
反射
与眨
眼反
常伴有的
神经症状
其他
上神经元
(中枢性)
支配下
面部分
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存在偏瘫口轮匝
肌运动
存在
全部
分支
障碍正常正常正常同侧外展
麻痹及对
侧偏瘫
口轮匝
肌运动
存在
全部
分支
障碍正常

减少
正常

减少
正常

减少
同侧第Ⅴ
Ⅷ神经
 








膝状节全部
分支
障碍减少减少减少第Ⅷ神经 
膝状节下

镫骨肌支
全部
分支
障碍减少减少减少第Ⅷ神经 
镫骨肌
支下

鼓索神经
全部
分支
障碍减少减少减少存在第Ⅷ神经 
鼓索神
经 下

二腹肌支
全部
分支
障碍减少正常正常存在第Ⅷ神经 
二腹肌
支下
不定不定减少正常正常存在 下颌
不偏
恢复情况,但不宜用作早期诊断。
❸强度时间曲线:将引起神经兴奋的电流强度记录在纵座标上,相应的刺激时间记录在横座标上,所连抛物状曲线即为强度时间曲线。神经变性时曲线上升快而陡,神经再生时,曲线又变低平。伤后一周即可测出神经变性。在随意性面肌运动恢复之前四周,便可以强度时间曲线上反映出神经功能的恢复。
❹神经元电图测定:在面肌代表区,通过表面电极,记录激发的累积电位,可计算退行性变的面神经纤维数量。电诊断检查对面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的估计并非绝对准确,诊断时还应参考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
治疗 创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发生面瘫者,多为水肿、血块压迫等间接损伤所致的神经失用,多能完全恢复功能。可使用B族维生素、血管扩张剂皮质激素及辅酶等药物,辅以理疗、按摩以促进其功能恢复。治疗过程中如电诊断显示神经有变性发生,或两个月后功能仍未恢复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创伤后立即发生面瘫者,多为直接损伤所致的神经断伤或轴索断伤,将发生神经变性,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也有人主张观察三周,每天作电诊断检查,当出现神经变性征象,或三周后功能仍未恢复者,再进行手术治疗。
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膝状神经节以下的损伤采用乳突径路。膝状神经节以上的损伤,迷路已丧失功能者,采用迷路径路;迷路仍有功能者,采用颅中窝径路。神经未发生断裂者可施行单纯减压术。神经有断裂及缺损时,同时施行端端吻合术。缺损过多,无法吻合时,施行改道吻合,或施行神经移植,由内耳道至茎乳孔施行改道、可使面神经径路较正常缩短10~15mm。神经移植多取用耳大神经或股内侧皮神经前支。当面肌已萎缩时,各种恢复神经功能的手术已无意义,可试作游离肌瓣或带神经蒂的肌瓣移植。筋膜悬吊术也可矫正面部的不对称。
☚ 下颌骨战伤   眼部战伤 ☛
0001705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