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汝明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汝明1895—1975河北献县人 刘汝明
刘汝明 刘汝明字子亮,河北献县人。1895年5月生。1911年入北洋军左路备补军中当兵。1913年8月任排长,曾随部参加镇压白朗起义。1914年任第十六混成旅连长。1916年随冯玉祥去川南与护国军作战。1917年11月任旅部少校副官。1919年9月任第三团第一营营长、团附。1921年6月率部攻打陕西督军陈树藩。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1923年任第十一师团长。1924年参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升任国民军警卫第一旅旅长。1926年3月任第十师师长,在南口与直奉联军作战,8月率部撤往绥远。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率部去西安解围,打败直系刘镇华的镇嵩军。1927年1月任国民联军第二军军长,留守陕西,后出陕援助北伐。1928年3月9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10月整编军队后任第十师师长,后改称第二十九师师长。11月调任第二十六师师长。不久调往南京任国民政府参事。1929年随冯玉祥北返,任第二集团军特务师师长。5月任第十军军长。不久西北军改编,任第五路军总指挥。中原大战后所部为张学良改编,任第二十九军副军长。1933年任第二十九军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4年所部改编为第一四三师任师长,7月赴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1935年4月15日任少将。1936年4月21日任中将。1936年6月26日兼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后兼该省保安司令和民政厅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任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8月31日原第一四三师扩编为第六十八军,任军长。1938年6月4日任第二十八军团军团长。后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1月20日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后率部参加过随枣会战、枣宜会战。1943年8月1日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8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受训,不久晋任陆军上将。1945年3月在豫西鄂北会战中任鄂西方面军左兵团指挥官,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日本投降后在河南许昌受降,并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1946年初任第四绥靖区司令官,不久兼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8月12日任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1月15日任第八兵团司令。淮海战役失败后,1949年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长江防御失败后,退至福建厦门任闽粤地区 “剿匪”总司令。10月败退金门,后去台湾。1975年4月28日于台北病逝。著有《刘汝明回忆录》《七七忆旧友》《七七抗战与二十九军》等。 ☚ 刘守中 刘汝珍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