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氏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氏冠

刘邦的帽子。后比喻封爵尊宠。也作“刘冠”。汉高祖刘邦任亭长时,曾用竹皮做成帽子戴。刘邦发迹尊贵后,仍然经常戴这种帽子,并且规定只有爵位在“公乘”以上的人,才能得到这种帽子戴。这样,“刘氏冠”便成了尊荣的象征。(分别见《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冕弁冠 > 劉氏冠
劉氏冠  liúshìguān

亦稱“長冠”、“齋冠”、“貌冠”、“竹皮冠”、“鵲尾冠”。漢高祖劉邦所創之冠。形如委貌,前高後低,以竹皮製成鵲尾之狀。《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爲亭長,乃以竹皮爲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時時冠之。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乃是也。”《後漢書·輿服志下》:“長冠,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爲之,制如板,以竹爲裏。初,高祖微時,以竹皮爲之,謂之‘劉氏冠’,楚冠制也。”《通典·君臣冠冕巾幘等制度·長冠》:“漢高帝採楚制,製長冠,形如板,以竹爲裏,亦名齋冠,以高帝所製,曰‘劉氏冠’。”《淮南子·汜論訓》:“履天子之圖籍,造劉氏之貌冠。”高誘注曰:“高祖於新豐所作竹皮冠也。一曰委貌冠。”《漢書·高帝紀》“以竹皮爲冠”顔師古注引應劭曰:“今鵲尾冠是也。”

刘氏冠liúshìguān

也称“斋冠”“竹皮冠”?叭滴补凇薄:焊咦媪醢畲粗频囊恢种衿す?汉代为刘氏宗族和公乘以上者的官员所佩戴。《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应劭语:“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唐张守节正义引颜师古:“其后诏曰:‘爵非公乘以上不得冠刘氏冠。’”《后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高祖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冠制也。”汉蔡邕《独断》卷下:“高祖冠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楚制,礼无文。鄙人不识,谓之鹊尾冠。”《淮南子·氾论训》:“履天子之图籍,造刘氏之貌冠。”《通典·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长冠》:“汉高帝采楚制,制长冠,形如板,以竹为里,亦名斋冠,以高帝所制,曰‘刘氏冠’。”

刘氏冠

刘氏冠

汉代官员祭服所用的一种冠饰。以竹皮制成。又称“长冠”、“齐冠”。据载,为汉高祖刘邦早年任亭长时所创,故名 “刘氏冠”。民间俗称“鹊尾冠”,《汉书》注: 即竹皮冠也。以竹始生皮为冠,今鹊尾冠是也。刘氏冠为刘氏宗族和官员(定爵公乘以上者)的一种特殊荣耀,一般人不得随便佩戴。

☚ 远游冠   高山冠 ☛
刘氏冠

刘氏冠

即“长冠”,汉代十分流行。原是刘邦微贱时按楚冠制所作,故名。参见 “长冠”。

☚ 长冠   进贤冠 ☛

刘氏冠

西汉刘邦仿楚冠样式制作的冠。《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集解引应劭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索隐,“应劭云:一名‘长冠’。侧竹皮裹以纵前,高七寸,广三寸,如板。蔡邕《独断》云:‘长冠,楚制也。高祖以竹皮为之,谓之刘氏冠。’”汉高帝八年曾颁布法令:“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见《汉书·高帝纪》。

刘氏冠

冠名。汉高祖刘邦作亭长时始制,按楚人冠形,以竹皮为之。又称竹皮冠、长冠。及封王,定关中,规定祭祀大典用此冠。称帝后,稍加改造,为天子冠。其制: 高七寸,广三寸,促漆𫄥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 初非天子独用,汉八年诏: 爵非公乘以上不得服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