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杳479—528
南朝齐梁文学家。字士深,平原人。刘怀慰之次子。少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弱冠之时,明僧绍见之,深为叹异,誉其为千里驹。天监年初,为太学博士,宣惠豫章王行参军。沈约、任昉以下,每有遗忘,皆询问于杳。沈约郊居宅新构阁斋,杳作赞诗2首,并以所撰文章呈约,甚合约意,喜悦异常,当即命工书人题杳赞于壁。王僧孺对其诗文也十分赞赏,及见其《林庭赋》,爱不释手,反复诵叹。曰:“《郊居》以后,无复此作。”杳佐周舍撰国史。出为临津令,政声颇佳,有善绩。徐逸又推举杳及顾协等5人撰《编略》。书成以后,为廷尉正。大通元年,迁步兵校尉,兼太子舍人。不久又代裴子野为著作郎。杳为官廉正,洁身自好,崇尚释佛,及覩释孝文经,常行慈悲,持斋素食。官终尚书左丞。杳自少至长,多所著述,撰有《要雅》5卷。《楚辞草木疏》1卷,《高士传》2卷,《东宫新旧记》30卷,《古今四部书目》5卷,并行于世。
南朝梁著作家。字士深。平原(今属山东)人。少时好学,博极群书。初知余姚,累迁步兵校尉、著作郎、官终尚书左丞。著有《要雅》、《楚辞草木疏》、《高士传》、《东宫新旧记》、《古今四部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