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文静怨言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文静怨言案 刘文静怨言案刘文静是唐高祖太原起兵的首谋之一。他颇有才略,又屡立战功。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官居民部(后避太宗讳改称户部)尚书。刘文静自认才略功勋高于裴寂,而位居其下,心中不平。每上朝议事,他总与裴寂的意见相左,并好几次羞侮他,二人遂不和。一日,刘文静与其弟通直散骑常侍刘文起在家中饮酒,酒酣时,刘文静诉不平之言,拔刀击柱说:“会当斩裴寂之首。”又因家中闹鬼,刘文起召巫者于夜晚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时逢刘文静之妾失宠,心怀怨恨,便使其兄将这些事情上告朝廷,诬刘文静心怀怨望,图谋不轨。高祖派人将刘文静拘押,命裴寂、萧瑀审问。刘文静对二人说:“我与裴寂同为太原首谋之人,今他官为宰相,居于朱门甲第;而我东征西讨,老母留京师,无宅避风雨,但我的官赏并未超过众人,实有怨望之心,故酒后吐怨言。”高祖对群臣说:“观刘文静此言,其谋反明矣。”宰相李纲、萧瑀等都认为他并没有反谋,秦王李世民也为他辨解说:“在太原时,刘文静首先提出举事,然后才去告诉裴寂,他有倡议之功。而现在二人地位、待遇相差悬殊,他有怨气是实,但非敢谋反。”裴寂因有私怨,对高祖进言:“刘文静才略过人,性情粗险,今天下未定,留之必有后患。”高祖素来信重裴寂,沉思良久,终于听从了他的话,遂杀刘文静兄弟,并没收其财产,籍其家人为官奴。刘文静临刑时,抚胸叹道:“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死时年五十二岁。本案中,刘文静虽有怨望之言,依律罪不当死。只因受人诬告,加之裴寂谗言,终被冤杀。 ☚ 刘世让遭反间被冤案 李仲文谋反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