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公干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公干集 刘公干集一卷。诗、赋合收。其诗气势激宕,意境峭拔,不假雕琢而格调颇高。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 刘桢 阮瑀 ☛ 刘公干集 诗文别集。一卷。魏刘桢撰。初刊于明崇祯年间。 刘祯,字公干。生年不详,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曹操丞相掾属。性卓傲倔强,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治罪,后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染疫疾而亡。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原有集四卷,已佚。是集为明末人张溥所辑。 《刘公干集》,一卷,存诗十五首、赋六篇、书二篇、碑一篇。诗歌以五言成就较高,内容多为赠答之作,但风格遒劲,以气盛见长。代表作为《赠从弟》三首,以比兴手法抒写胸怀,其中第二首“亭亭山上松”尤为人所称道,诗中以凌寒挺立的松柏,比喻坚贞高洁的品格,既是对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确乎“真骨凌霜,高风跨俗”(钟嵘《诗品》评语)。《赠五官中郎将》四首,是写给曹丕的,诗中既有“述恩荣、叙酣宴”的内容,也流露出自己建功立业的要求,如“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等句,辞情慷慨磊落,表现出建安作家共同的精神。《公宴诗》虽为游宴唱和之作,但却有较真切细致的写景之句。值得注意的是,五言诗《杂诗》,在对山水的描写中,表现出一种萧散意趣,这种审美趣味,正是后来南朝山水诗人着力表现的,因而,这首建安之际的《杂诗》,已经预示了山水诗的必然兴起。刘祯的诗歌虽然气势豪盛,但辞采却不够丰富,所以钟嵘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品》)。 集中还有辞赋六篇,其中《鲁都赋》属京都大赋题材,但规模和文采均逊于张衡、班固等汉赋名家。《瓜赋》是一篇咏物赋,篇帙短小,有些特色。散文有《谏平原侯植书》等。 《隋书·经籍志》著录《刘祯集》四卷,已佚。今传本有明崇祯间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明杨德周辑、清陈朝辅增《汇刻建安七子集》本,清杨逢辰辑《建安七子集》本等。 刘公干集诗文集。三国魏人刘桢(?—217)撰。一卷。桢字公干,东平(今属山东)人。“建安七子”之一。曹操任为丞相掾属。擅长写诗,颇有名于时。曹丕《与吴质书》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诗品》称赞:“自陈思已下,桢称独步。”可惜流传下来的诗篇很少,其中《赠从弟》三首最有名,用比兴手法,喻品格高洁,既以勉人,也是自况。其诗刚劲挺拔,注重气势,不雕琢辞藻。今存诗歌十五首。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建安七子集》本,《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