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佳1916—辽宁海城人 刘佳
刘佳(1784—1845)清江山(今属浙江)人。字德甫,号眉士。刘履芬父。嘉庆十三年(1808 年)浙江举人乡魁。由誊录预修会典,议叙知县,加直隶州知州衔。道光四年(1824 年)任江苏奉贤知县,七年调任溧水知县,清正有廉声。曾六任江南乡试同考官。二十一年致仕,退居苏州朱家园。早有文名。著有《钓水篷山馆诗钞》《钓水篷山馆时文》《钓水篷山馆集》《钓水篷山馆外集》等。 刘佳 刘佳1916.11.2——原名刘佳玉。笔名有流笳、谢琳等。辽宁海城人。1935年在北平考入东北大学历史地理系,七七事变后流亡到西安,进行救亡宣传工作。年底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1938年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兼任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导演和演员,后又任戏剧队队长等职。1939年创作独幕话剧《到山那边去》和小歌剧《在这土地上》。1940年创作独幕话剧《“双十纲领”定传到》和歌剧《春之歌》、《当兵去》,歌舞活报剧《晋察冀之歌》。1942年创作独幕话剧《红枪会》。1943年创作独幕话剧《门里门外》。1944年创作多幕话剧《青纱帐里》、《肖树桂》。1945年创作独幕话剧《中秋佳话》、《翻身翻到底》。1946年创作秧歌剧《革命夫妻》、《啃》,快板剧《知过改过》、《欢迎站》。1947年创作秧歌剧《前线后方》,快板剧《贺新年》,儿童歌舞剧《找八路》,独幕歌剧《当兵去》,歌剧《不要杀他》等。内容均反映晋察冀抗日斗争生活。1948年抗敌协社改名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艺工作团,任团长。作品有快板剧《二斤点心》。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为中国剧协理事。创作有话剧《山村花正红》、《天津决战》 (合作),歌剧《告别》、《抢渡大清河》等,以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 ☚ 刘枋 刘甦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