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旱金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多年生草本 > 金蓮花 > 旱金蓮 旱金蓮 hànjīnlián “金蓮花”之别名。 旱金莲common nasturtiumTropaeolummajus,别名金莲花、旱荷、荷叶莲、大红雀。旱金莲科旱金莲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茎肉质中空、淡灰绿色。单叶互生具长叶柄,盾状圆形,全缘波状。花梗细长,自叶腋抽生,单花顶生,花瓣5、径约5cm;花萼5、基部联合成筒状。花色有乳白、黄、橙、红、紫红及复色。果实淡白绿色,表面多纵行沟纹,种子肾形。主要变种有:矮旱金莲(var.nanum),株高30cm左右,茎直立,多做花坛、花径的镶边材料;重瓣旱金莲(var.burpeei)。原产中、南美洲。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8~24℃,夏季高温时不易开花。不耐湿涝,不耐寒。 可用扦插和播种法繁殖。4~6月扦插,在12~15℃下,15~20天生根。播前用40~50℃温水浸种24小时,播后覆土1cm,放半阴处,7天发芽,当幼苗生长一个月后,于主茎抽蔓前换盆移栽。落在盆内或地面的种子,只要湿度适宜即萌发成苗。也可切断匐地节间生根的茎蔓栽植。盆栽,冬季移入中温温室,盛夏移入荫棚。疏荫下可正常生长开花。盆栽多设立支架,将茎蔓顺序绑扎成扇形、伞形、球形等。花、叶趋光性强。浇水不可过量,雨季防止积水。施氮肥过多会造成枝叶徒长。中等肥力的土壤即可正常生长。常有白粉虱及红蜘蛛为害,可用1000~1500倍的40%乐果液喷杀。 园林应用:叶形奇特,叶色翠绿,四时开花,适于室内盆栽和阳台种植。庭院或园林中常植于林缘、篱边、墙角、假山石缝隙、草坪中或灌丛边,也可植于花境或花坛的边缘。 同属植物约90种,常见栽培的还有:❶小旱金莲(T.minus),植株矮小,叶圆状肾形。花径4cm以下,花瓣狭,下方三枚中央带有暗紫红色斑点。茎半直立或匐地。原产南美。宜盆栽或丛植。 ❷盾叶旱金莲(T.peltophorum),茎长、蔓性,全体具毛。花亮橘红色上面2片花瓣大而圆,下边3片小形,具爪及粗锯齿缘。产哥伦比亚。宜做篱垣装饰或盆栽。 ❸五裂叶旱金莲( T.peregrinum),茎细长,蔓性,叶5深裂,花黄色、直径1.8~2.5cm;上方2枚花瓣大,下方3枚小,边缘毛状细裂。原产秘鲁、厄瓜多尔等地。 ❹多叶旱金莲(T.polyphyllum),多年生,叶片7~9深裂、裂片狭;花黄色、具红纹。原产智利。 ❺球根旱金莲( T.tubenosum),蔓性,地下具大型块茎。因结实率低,多用块茎繁殖。块茎多汁,可煮食。原产南美西部玻利维亚等地。 旱金莲药名。出 《五台山志》。即金莲花,详该条。 旱金莲garden nasturtiumTropaeolum majus L.,金莲花科,金莲花属。观赏植物。一年生草本。2n=28。原产南美秘鲁。中国栽培广泛。茎蔓生,肉质。叶互生,盾状似莲叶。花具长梗,有紫红、粉红、橘红、橙黄和乳白等色。果实绿色,成熟时褐色。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播种或扦插繁殖。栽培时应设架绑扎,整枝摘心,使叶茂花多。在春夏季可作露地草花,布置花境或花坛,冬季适用于温室内悬挂栽培。同属观赏种还有矮金莲花、叶旱金莲和裂叶金莲花。 旱金莲简称旱金,或金莲。花名。契丹地区著名花卉。大如掌,似荷花,色黄,光彩烁人。于五、六月开花,入秋,茎株俱萎。宋同州郃阳县令胡峤陷居契丹7年,曾于《陷北记》中记有此花,称其为“异花”。据《辽史》记载,辽道宗耶律弘基每岁至夏捺钵地,先幸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罕山),拜圣宗及兴宗陵,必赏此花,乃幸子河避暑;黑山在庆州北13里,上有池,池中遍为是花。于金代,还曾更易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之曷里浒东川为金莲川。元人周伯琦亦曾以是花赋诗,云“金莲满川净如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