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仙洲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刘仙洲1890—1975河北完县人 刘仙洲
刘仙洲
刘仙洲1890~1975中国机械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和农业机械专家。1890年1月27日生于河北省完县。原名鹤,又名振华,字仙舟。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1918~1924年在保定育德中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和河北大学任教。1924~1928年任北洋大学校长。1928~1945年先后在沈阳东北大学、唐山工学院、清华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5年秋去美国考察和研究农业机械,1947年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1963年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正式成立时,刘仙洲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75年10月16日在北京病逝。 刘仙洲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早在20年代初,就设计了人力和畜力两种新式水车,并在河北大学讲授农业机械课程。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期间,曾设计改良犁、水车和排水机,并发表《中国农器改进问题》的论文。1947年自美归国后,在中国工程师学会作了《农业机械与中国》的报告。1948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以自编教材讲授《农业机械学》选修课。1949年5月起受聘兼任华北农业机械总厂顾问,热情指导各种农业机械的试验研究工作。在他的建议下,农业部于1949年冬成立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他兼任该校义务教务长。 刘仙洲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和农业机械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工作。1963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他编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 刘仙洲中国机械工程学家。1890年1月27日生于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1975年10月16日病逝。1920年自行设计并试制了两种提井水的新式水车。1924年(34岁)担任北洋大学校长。自编中国工科大学第一套教科书,共15本。1932年编订《英汉对照机械工程名词》,统一泵、化油器、齿轮、滚珠轴承、焓、熵等术语。1933年写出《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1935年发表了《中国工程史料》。1961年发表了《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1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机械方面的发明创造,有些项目早于其他国家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1962年发表专著《中国古代农业机械方面的发明》。1970年拟出《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第2编共10章的写作提纲。 刘仙洲 257 刘仙洲1890—1975机械工程专家、工程教育家、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名刘鹤,又名刘振华。河北完县人。1907年入保定崇实中学,后入育德中学读书。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河北保定地区的辛亥革命活动。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4年公费去香港大学学习。1918年于香港大学毕业,获工程科学学士和“头等荣誉”毕业文凭。后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任教。由1924年起,历任保定河北大学物理学教授、北洋大学校长、东北大学机械系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等。积极从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中国农业机械工程发明史的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机械组副组长、国家科委技术科学学科组副组长、《中国机械工程学报》与《知识丛书》编委等。著有《蒸汽机》、《机械原理》、《热工学》、《英汉对照机械工程辞典》、《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等。 ☚ 华蘅芳 程孝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