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铁面御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

汉族清官传说。见《麻城县志》。相传麻城袁铣是一个铁面无私的御史。一次,他发现上司受贿贪赃,就送他一副对联:要桌面钱不如娼盗;有亏心事只怕鬼神。上司见他揭了短,就把他免官归田。袁本无心功名,回家后办了一个书院,专门教育学生。袁死后,后人在学院中为他塑了一尊像,又以他生平为人作了一副对联:不勘破义利关如何讲学,要识得忠孝字才算读书。

☚ 西瓜鸣冤   泥水诊腹蛭 ☛

铁面御史

宋代赵抃之别号,后常以此喻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宋史·赵抃传》载,赵抃被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声势凛然,京师号称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

形容官吏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宋人赵抃(biàn)字阅道,衢州西安人。他进士及第,当过武安节度推官,后在翰林学士曾公亮的引荐下,做了殿中侍御史。为政期间,赵抃忠于职守,不畏权贵,敢于弹劾奸佞之臣。他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因此在朝中赢得了“铁面御史”的尊号。(见《宋史·赵抃传》)

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

北宋大臣赵抃(1008—1084)。字阅道,衢州西安(今属浙江)人。景祜年间考中进士,历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崇安、海陵、江原知县和泗州通判,为官公正廉洁,政治清明,治理社会有方。在任殿中侍御史时,弹劾不畏权贵,声称凛然,刚正不阿,不留情面,被人誉为“铁面御史。”温成皇死后,赵抃论说刘沆的官应当罢去,又曾直言不讳地说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并且还有很多的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生所作的事以及执行法令不力;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后这些人都被罢职。以后任睦州、益州知县,以身作则,深入民众,父老喜慰、奸吏谏服。王安石变法时,他竭力反对,“斥其不便”。被改知杭州、青州、成都、赵州等地,宰相韩琦称赵抃为“世人标表”。

☚ 独击鹘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刚直无私的官员【同义】总目录


刚直无私的官员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

对刚直无私的官员的美称。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公铁面御史。”

☚ 刚直无私的官员   严明廉正的官吏 ☛
好官

好官

体恤民情,施行仁政的官员:有脚阳春 阳和有脚 阳春有脚
考绩优秀的官吏:最吏
颇有名声的官吏:显僚
明辨是非、执法公正严明的官员:秦庭朗镜
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官员:冷面寒铁
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铁面御史
能干的官吏:能吏
有才能、治理有方的官吏:治阿之宰
纯正贤良的官吏:纯吏
贤能的官吏:惟良
清廉贤能的官吏:良吏 善吏
贤明的官员:阳春有脚
对贤明官吏的敬称:神君

☚ 大官   清官 ☛

铁面御史tiě miàn yù shǐ

原指宋代赵抃,曾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后泛指刚正无私的官员。《宋史·赵抃传》:“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铁面御史tiě miàn yù shǐ

❶ 原为称誉宋代刚正无私的御史赵抃。《宋史·赵抃传》:“(抃)荐为殿中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❷ 后泛指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的官员。

铁面御史tiěmiàn-yùshǐ

〔偏正〕 泛指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公正严明的官吏。语出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曾公亮为翰林学士,未识公(赵鹖),而以台官荐,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京师号公铁面御史。”清·王韬《淞隐漫录·妙香》卷11:“(妙香谓生曰)有犯令者,罚无赦;君他日为~,庶几天愧斯职。”
△ 褒义。多用于清官方面。

铁面御史tiě miàn yù shǐ

御史:御用官吏。形容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官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