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刑事诉讼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过程中按顺序进行的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各个部分。现代各国的刑事诉讼大体上分为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几个大的诉讼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分为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第二审、执行六个阶段。此外还有两个特殊阶段,即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划分诉讼阶段的标准一般包括:参与诉讼活动的主体范围,主体实施诉讼行为的方式,主体间诉讼法律关系的特征,特定诉讼活动的阶段性目标,以及诉讼的总体性文件。诉讼阶段的合理划分,是刑事诉讼目的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经过合理划分所确定的诉讼阶段是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依次、有序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保障。前一阶段成功地进行标志诉讼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为后一阶段的开始创造了条件。 刑事诉讼阶段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国家公安司法机关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的活动过程的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部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刑事诉讼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此外,还有死刑夏核、审判监督两个特殊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为若干小的环节,形成一个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划分刑事诉讼阶段的依据主要是:(1)不同的任务。立案阶段的任务是审查案件材料,决定是否立案;侦查阶段的任务是收集证据,证实犯罪,查获犯罪人;起诉阶段的任务是审查起诉案件材料,决定起诉、免予起诉或不起诉;审判阶段的任务是解决被告人是否有罪,犯什么罪,是否处以刑罚及判处什么刑罚的问题;执行阶段的任务是实现生效判决和裁定的内容。(2)不同的诉讼关系。立案阶段主要是公、检、法机关和控告人、检举人、自首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侦查阶段主要是侦查机关和被告人、证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起诉阶段主要是检察机关和被告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审判阶段主要是法院、检察院与被告人、辩护人等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执行阶段主要是执行机关和被判刑人之间发生的诉讼关系。(3)制作不同的法律文书。立案阶段决定立案的案件应制作“立案报告”;侦查阶段在侦查终结后制作“起诉意见书”或“免予起诉意见书”;起诉阶段制作“起诉书”、“免予起诉书”或“不起诉书”;审判阶段制作“判决书”或“裁定书”;执行阶段的法律文书是“执行通知书”。 刑事诉讼阶段整个刑事诉讼活动所经过的前后相继而又相对独立的若干发展过程。一般刑事案件的处理依法要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征、法定任务、要求和作法; 每个大的阶段又可区分为若干个小阶段,如庭审活动可分为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判决等五个部分。前一个诉讼阶段是后一诉讼阶段的必要准备和基础,而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结果。各个阶段前后相继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并非所有案件都必须经过或仅止于上述五大阶段。有些案件可在某一阶段依法终止,有些案件还要经过特殊阶段,如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自诉案件则一般不经过侦查阶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