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刑事诉讼法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刑事诉讼法学

以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法律学科。是部门法学之一。我国法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1)有关刑事诉讼的全部法律规范,包括刑事诉讼法典和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2)刑事诉讼法律的实施及有关问题。(3)刑事诉讼法学本身的理论及其新动向、新成果,刑事诉讼学说、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对立法、司法的影响和指导作用。(4)历史上的以及外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实践和理论学说。(5)港、澳、台的刑事诉讼制度。我国现代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初的产生期,以刑事诉讼法在高等学堂的设立为标志;二是20至40年代的初步发展时期;三是50年代开始的转型期;四是80年代以来的复苏和重新发展时期。自80年代以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1)刑事诉讼法学体系的建立与探索。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编写了大量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其内容基本上包括三部分:一是绪论,包括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和历史演变情况;二是总论,即对刑事诉讼法典总则部分的规定,如任务、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强制措施、证据等进行理论解释;三是分论,即对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刑事诉讼阶段的程序进行阐述。由于刑事诉讼法学以法典为中心,以法典体例为模式进行注释式研究,使得众多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和论著在体系结构上大同小异,从而导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徘徊不前的实际状况。学者们就完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认为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刑事诉讼立法、司法的实际经验,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刑事诉讼立法、司法方面的经验教训和刑事诉讼理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立法和司法实务的指导功能,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诉讼法学体系。(2)刑事诉讼法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开拓。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关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辩护律师的性质和地位、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证明对象的范围、证明责任的分配、无罪推定和自由心证原则在中国的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等问题都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对于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逐步摆脱纯粹注释法学的束缚并完善其理论体系,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刑事诉讼主体、职能和法律关系以及刑事诉讼形式和结构、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等基本理论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并得以初步的研究和开拓。(3)对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研究。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诉讼法学者对刑事诉讼法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导致了对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探索。90年代初期以来,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并使之朝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变化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共同态度。1996年3月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参考、借鉴、吸收了很多诉讼法学者的研究成果。刑事诉讼法学在研究广度上也得到了扩大,建立了一批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有关简易程序、未成年人案件诉讼程序、冤狱赔偿程序等特殊程序的研究及刑事诉讼史、外国刑事诉讼制度、检察制度、律师制度的研究都得到了深入的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刑事诉讼法学

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和刑法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科学。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
❶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它们包括:刑事诉讼法典,法院组织法和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关于修改、补充上述法律和其他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决定,国家的最高司法机关关于刑事诉讼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如何具体应用的解释。
❷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包括研究和概括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在实施中如何正确执行和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如何解决的措施、办法。
❸有关刑事诉讼的学说和理论,包括本国和外国的古今诉讼学说和理论以及本国的诉讼历史,等。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一般包括:
❶绪论,包括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概述,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史,等。
❷总论,包括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和任务,刑事诉讼中的司法机关,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辩护,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期间、送达,等。
❸分论,包括:立案,侦查,提起公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第三审程序(在国外,属法律审),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在我国,自1979年以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蓬勃发展。至1991年5月,已出版刑事诉讼法学教材40余本,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刑事诉讼法学》(张子培主编,群众出版社1982年7月版)、《刑事诉讼法学》(樊凤林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刑事诉讼法学》(李学宽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版)、《刑事诉讼法学》(任振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刑事诉讼法学》(王国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版)、《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出版了一批研究刑事诉讼中某一专题的专著,如《第一审程序论》、《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死刑复核程序论》、《我国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论》、《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专论》、《刑事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饿究》。对国外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也开展起来,出版了《英美刑法刑事诉讼法概论》、《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外国刑事诉讼法学》、《西方国家刑事诉讼法概论》。在司法制度研究方面,出版了《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国司法制度》、《中国司法制度讲义》、《唐代司法制度》、《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研究》等。另外,已出版了3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条文释义(解释)》。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李学宽、宋世杰主编,许务民、汪建成副主编。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38.4万字。该书除对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产生和发展以及指导思想、任务、原则等进行论述外,对刑事诉讼的各部分内容从理论到实施、从国内到国外、从一般程序到特殊程序、从法律规定到理论分析,进行了系统、全面、简明地论证。具有概念准确、操作方便、体例新颖、内容齐全等特点。获湖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产品质量法概论   犯罪学研究导论 ☛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主编李学宽、宋世杰,副主编许务民、汪建成。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38.4万字。该书除对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产生和发展以及指导思想、任务、原则等进行论述外,对刑事诉讼的各部分内容从理论到实施、从国内到国外、从一般程序到特殊程序、从法律规定到理论分析,进行了系统、全面、简明地论证。具有概念准确、方便操作、体例新颖、内容齐全等特点。获湖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中国农村过剩劳动力转化的战略与对策——农村劳动力就业深化论   国防资源逆向发展——中国军转民问题研究 ☛
刑事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以刑事诉讼法及其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同其他部门法学一样,随着本部门法的诞生、发展而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门学科虽然只限于对刑事诉讼的研究,但是涉及的范围很宽,通常包括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渊源、发展变化; 与刑法的关系; 不同国家、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立法的指导思想、宗旨、任务、作用; 应遵循的基本诉讼原则、诉讼制度;诉讼程序; 如何保证实体法的实施,以及总结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使刑事诉讼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客观需要等问题。刑事诉讼法学不仅有助于总结刑事诉讼方面的立法和司法经验,而且可以推动刑事诉讼法不断发展和完善,故为近现代各国所重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学以研究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主,结合本国和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使其成为较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并从理论上不断分析、论证,解决司法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促使刑事诉讼法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 刑事诉讼形式   刑事诉讼客体 ☛
000030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