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梅毒
骨梅毒分先天性(宫内感染)和后天性(生后感染)两种。国内已罕见。苍白密纹螺旋体经血运至骨36小时后于骨髓内酿成梅毒感染。于干骺端和骨干繁殖,不向关节扩散。好发部位为桡骨远端、胫骨、股骨、肱骨和颅骨。
婴儿先天性梅毒常见的是梅毒性干骺端炎。正常骨结构被梅毒肉芽组织替代。骺板加宽,不规则,境界不清,易发生病理骨折。感染未控制时,产生脓液,沿髓腔上下扩散,或经骨皮质蔓延到骨膜下,出现反应性多层新生骨。儿童和青少年的先天性骨梅毒以骨膜骨炎为主。胫骨前方骨膜下出现大量新骨堆集,有“军刀状胫”之称。后天性晚期梅毒表现为骨膜炎和骨膜骨炎。病儿无疼痛,可与化脓性骨髓炎鉴别。
用血清华氏反应诊断后即可进行治疗。青霉素对骨梅毒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