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巡台湾道台湾建省以前的地方最高长官。始设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初称分巡台厦兵备道,兼管台湾与厦门地区,统监文武官员,兼理学政。1721年朱一贵起义声势浩大,道员梁文煊逃离台湾致使台湾军政俱废,于是废其兵备衔,改为分巡台厦道。1727年(雍正五年)增设兴泉巡海道驻厦门,将分巡台厦道改为分巡台湾道,兼统澎湖,或称分巡台湾澎湖道(分巡台澎道)。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又增按察使衔及兵备衔。统领军政,故称分巡台湾兵备道。1885年(光绪十一年)台湾建省后,其学政事务划归台湾巡抚兼理,户版、税役、钱谷、田亩等事务,悉归布政使专管,其权力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