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寫工具。古時以毛筆在竹簡上寫字,有誤則用刀刮去重寫,故“刀筆”連稱。《史記·酷吏列傳·郅都》:“臨江王欲得刀筆爲書謝上,而都禁吏弗與。”《後漢書·劉盆子傳》:“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筆書謁欲賀,其餘不知書者起請之。”李賢注:“古者記事書于簡册,謬誤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筆。”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序》:“杜元凱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幾。故户牖懸刀筆,而有述作之志矣。”一說古代最早用刀刻於龜甲或竹木簡記事。有筆以後,用筆書寫於簡帛,故刀筆合稱。清·沈濤《交翠軒筆記》卷一:“古人刀以書竹簡,筆以書縑帛,刀筆自是二物。”參見本類“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