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 凿zuò(口záo)挖。《豳风·七月》八章:“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朱熹《集传》:“凿冰,取冰于山也。”二之日,夏历十二月。冲冲,凿冰之声。三之日,夏历正月。纳于,藏进。凌阴,冰室。 ☚ 惄 凿凿 ☛ 凿读音z·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❶一种工具,用它穿孔或挖槽。 ❷穿孔;挖掘。 ❸明确;真实。如:证据确凿。 上一条: 侳 下一条: 鑿
凿读音z·ao(ˊ),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在各切,入,铎韵。 ❶凿子。 ❷挖掘;打孔。 上一条: 遭 下一条: 鑿 凿硬性强加给人。如:“这回捐款是上面硬凿给的,不愿意也没法子。” 凿záo打。〔例〕听说年初,一傻帽儿看上了她,想跟那二流歌手戗行,她让人给凿巴了一顿,把她的“盘儿”给破了。(德137) 凿tsau213zao213虫蛀。《说文·金部》: “凿,所以穿木也。”此谓穿木的工具,今称“凿子”。亦用作动词。《广雅·释诂三》: “凿,穿也。” 《类篇·金部》: “凿,穿孔也。” 民国二十二年《灌县志》卷十六《礼俗纪·方言》: “凿,虫蠹也。又儿好弄也。读若皂,均穿凿意义引申。”东西经虫蠹可见许多小孔,与凿谓“穿孔”事理相同。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说,今蜀方言仍谓“虫蛀”为“凿”。 凿〔zao〕 zax: ~猪食槽。zax giongb nbeat. 凿子 〔zao·zi〕 ghob janl. 凿鑿{}四6051①动敲;打。⑴北京官话。北京〖 〗。~了他一顿‖挨了一通儿~。⑵吴语。上海崇明〖 〗。江苏吴县光福〖 〗。⑶粤语。广东广州〖 〗。~头売脑袋‖~门。②动敲竹杠。⑴粤语。广东广州〖 〗。~咗佢一餐茶敲他请了一次客吃茶点。⑵闽语。福建莆田〖 〗。③动掷;扔。吴语。上海〖 〗、上海松江:望地咾往地上一~。江苏苏州。◇ 评话《飞夺泸定桥》:「拿手里一根一丈二尺长、一尺对径根柱脚『嗨』的~过来。」④动射。吴语。上海〖 〗。一箭~过去,~中了靶子。浙江杭州〖 〗。⑤动刺;扎(针)。⑴吴语。上海。江苏宜兴、常州、吴江盛泽。浙江杭州〖 〗、嘉兴、绍兴、湖州双林。⑵闽语。福建厦门〖 〗。~针‖~手。⑥动砍。中原官话。河南。陕西。1982年第3期《十月》:「明儿他领你们去老林,~多~少,不要累着!」⑦动盯。中原官话。河南。陕西。1981年第9期《小说月报》:「队里百十双眼睛滴溜溜~住了他。」⑧动偷;强取。粤语。广东广州〖 〗。畀人~咗一件衫给人家偷掉一件衣裳。⑨动干掉。粤语。广东广州〖 〗。~咗佢把他干掉。⑩动(皮肉)被碎片戳破。闽语。福建厦门〖 〗。互玻璃碎~着给玻璃碎片戳着了。⑪动(用小石头等)砸。晋语。山西忻州〖 〗。~咾他一石头。⑫动捅。吴语。上海。江苏苏州〖 〗、常州、宜兴、溧阳。浙江杭州。⑬动骂。吴语。浙江平阳〖 〗、宁波。⑭动强加于人。兰银官话。甘肃兰州〖 〗。⑮动当面讥刺、指责。吴语。江苏苏州。弹词《新琵琶行》第二回:「那么索性让我来~她几句,然后一刀两断。」⑯动刻板地对待。北京官话。北京〖 〗。办事得斟酌办理,别死~硬干‖按窝儿~机械地做,死板地做。⑰动啄。吴语。上海〖 〗。拨被鸡~了一口。上海松江:拨被蛇~一口。⑱动抢白。吴语。上海〖 〗。江苏苏州。◇ 弹词《将心比心》:「被他~闷,没有办法,到厨房里去把面拿出来往台子上呯地一放。」⑲动不放松。吴语。上海松江:~紧。⑳动插嘴。吴语。上海松江:别人啦吧话,伊要~一句。㉑动杂乱地说。吴语。上海松江:~七~八。上海奉贤。㉒动舂米。吴语。浙江定海。民国年间《定海县志》:「糳…通作~。俗谓舂米曰糳,音转如拆。」㉓名孔隙。吴语。浙江定海。民国年间《定海县志》:「俗凡孔隙皆谓之~,读如槽。」㉔名冰雹。粤语。广东花县花山〖 〗、江门白沙〖 〗、恩平牛江〖 〗、新会会城〖 〗、开平赤坎〖 〗、台山台城〖 〗。㉕形固执,刻板,过于认真。⑴东北官话。东北〖 〗。办事不能太~,怎么也得有点灵活性儿。⑵北京官话。北京〖 〗。这个人脾气真~,什么灵活劲儿也没有‖他就是个~脑瓜子。㉖量农村中用约十二、三斤豆子作成的豆腐,称为一凿。冀鲁官话。山东。《蒲松龄集・日用俗字・庄农章》:「一~豆腐还未吃,烫来蘸酱不加盐。」   凿鑿záo❶凿子,挖槽或打孔的手工工具。 ❷打孔;挖 △ ~一个窟窿|~井。 ❸真实无疑 △ 证据确~。 【注意】(一)不读zuò。(二)下边中间是“”,不是“羊”。 凿鑿❶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子。 ❷挖掘;穿孔:~井︱开~。 ❸确实:~~︱确~︱~~有据︱言之~~。 ❹器物上的榫眼:~枘(rui)︱方枘圆~。 ○~空((一)缺乏根据,牵强附会。(二)开通道路)︱穿~(对讲不通的事理,牵强地加以解释)︱穿~附会。 凿záo❶ 凿子:扁凿│平凿│圆弧凿。 ❷ 打孔,穿透物体,挖掘:凿井│凿眼│逢山凿洞│凿壁偷光。 ❸ 确实:证据确凿。 凿záo开孔,挖掘。也指开孔的工具。 【词汇】开凿︱凿子 【组词】凿壁偷光︱凿石像 【例句】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挑山工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 ❍ 龟背上有一块石碑,石碑四周凿有龙云花纹。 【近义】挖︱掘︱刻︱雕 【反义】填︱补 凿záo❶名词,木工工具,用于挖槽穿孔。《论衡·効力》:“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洪兴祖补注本《九辩》:“灭规矩而改凿。”这里“凿”比喻国家法度。 ❷ 动词,开掘、挖掘。《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哀时命》:“凿山楹而为室兮。” 另见“zuò”
凿zuò名词,本指木工为衔接木条、木板凿的孔眼。后泛指一切孔、眼。《庄子·天下》:“凿不围枘。”成玄英疏:“凿者,孔也。”《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 另见“záo” 凿záo❶固执,刻板。如:这个人脾气真~,什么灵活劲儿也没有。/他就是个~脑瓜子。 ❷刻板地对待。如:办事得斟酌办理,别死~硬干。/“按窝儿~”机械地做,死板地做。/“~四方窟窿”过于究真,毫不通融。 ❸打。如:~了他一顿。/挨了一通儿~。 凿zao凿空1 凿凿2 凿子 开凿 凿岩机 凿壁偷光 凿壁悬梁凿饮耕食 凿凿可据 凿zao打孔;挖掘:他在岩石上~了一个炮眼|他们在山脚下~了一眼井|你干嘛在墙上~个窟窿? 凿záo在石头或金属等上面打孔或挖槽:只见正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玲珑~就。(十七—十八·366)里面装着四付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三五·793)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工具 > 鑿 鑿 záo 鑿孔或挖槽用的手工具。體細長,下端為楔形或錐形,端末有刃,刃部略呈弧形,直銎内置木柄。使用時,以錘斧等錘擊木柄,使刃部楔入工件,以切去材料。今見青銅鑿最早者為商代所製,春秋戰國時增多,後世多為鐵或鋼製。《墨子·備城門》:“門者皆無得挾斧斤鑿鋸椎。”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又,小鑿稱“銑鋧”。《南史·蕭摩訶傳》:“摩訶遥擲銑鋧,正中其額。” 

銅鑿 凿zuò〖动词〗 一、舂糙米为精米(1)。《臧哀伯谏纳郜鼎》:粢食不凿。——主食吃的糙米不春。 二、读záo。凿开,挖通(7)。《冯煖客孟尝君》:请为君复凿二窟。——请让我替您再凿两个洞穴。《丰乐亭记》:于是疏泉凿石。——于是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潮州韩文公庙碑》:譬如凿井得泉。——譬如挖一眼井找到了水。 凿鑿záo❶ 凿子,挖槽打孔用的工具。《论衡·效力》:“~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❷ 凿开,挖掘。《诗经·豳风·七月》:“二之日~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三之日:指周历二月、三月,相当于夏历的十二月、一月。冲冲:凿冰声。凌阴:冰窖。)《汉书·苏武传》:“~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 ❸ 榫眼,卯眼。《淮南子·说林》:“辐之入毂,各值其~。”(毂:车轮中心的圆木。) ❹ 穿凿附会。《孟子·离娄下》:“所恶于智者,为其~也。” 凿*鑿zaoD4E4 ❶一种挖槽或打孔用的手工工具,长条形,前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用时以锤敲击后端,使前端刃部楔入工件来切去材料:扁~/平~/圆~/菱形~。 ❷打孔;挖通:~井/~冰/~个洞。 ❸榫眼:方枘圆~。 ❹确实:确~可据。 手打1 手打1批(~颊) 用拳击胸:捶胸(顿足~) 用手指打:敲(~门) 扣(扣击;~弦) 弹(~击;~琴;~铗;~灰)叩击 弯起手指节骨敲击:凿 侧手击: (臂~) 两手横向对外而击:捭 空手打虎:暴虎 搏虎 把东西向地上或较硬的东西上碰,使附着的东西掉下来:磕(~灰) 抓在手里摔打:掼(~稻) 摔(~杯;~碎) 捽(~打) 用力乱摔打:胡打海摔 ☚ 用工具打 拍打 ☛
鲜明 鲜明茜 茜 鲜翠 美丽鲜明:韶鲜 物美丽鲜明:艳冶 鲜明可爱:明媚(春光~) 鲜明生动:生色 鲜活 鲜明而盛大:皓侈 整齐鲜明:严絜 济楚(衣服~) 光润鲜明:荣鲜 艳丽鲜明:艳明 艳鲜 清新鲜明:清瑟(草木~) 强烈,鲜明:浓烈 极鲜明:孔阳 鲜明的样子:玼 泚 粲(粲粲;粲烂) 灼(灼灼) 灿(灿烂) 凿(凿凿)璀璀 显显 眴焕 峭茜 楚楚 翠灿 璘珣 焰然 焰焰 颩颩 丽丽 熠熠 茜练 茜璨 光彩鲜明的样子:奂奂 扈扈 洁净鲜明的样子:瑟(~彼玉瓒) 鲜明而富有生机的样子:鲜凌凌 鲜伶伶 (颜色明亮:鲜明) ☚ 色泽 红 ☛
附会 附会附(附致;附合) 体贴 傅丽 把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说成同样的:混为一谈 并为一谈 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凿(穿凿附会;附会穿凿;傅会穿凿) 事后附会:追合 (把没有关系的事物说成有关系:附会)
另见:解释 勉强 歪曲 ☚ 附会 牵强附会 ☛
刑具 刑具金 锯(刀锯) 凿(斧凿) 敲(执~) 法刀 欧刀 斧质 斧鈇 鈇质 斫斧 鞭杻 问事 械索 刑器 狱具 刑械 械梏 械索 梃杻 刀斧 斤斧 釜銊 斧镬 斧凿 仗格 旧时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木 各种刑具:桁杨刀锯 古刑具:木(木手;木石;木杻;木格;木索;木械;木驴;枯木) 钳(钳铁;钳锁;钳鏁) 锯 镬 鼎 纽 锒 铛 校(大~重牢) 铁床阑单 阑殚 梏拲 斧锧 斧质 锡荡锣 古代拘系人的刑具:桎(桎梏) 械(械槢;械索;足械) 旧时囚禁人的刑具:囚笼 站笼 铁笼 立枷 樊笼 解送犯人的车笼:槛(槛车) 押(木押) 笼头 囚车 鞭打的刑具:鞭(鞭子;鞭笞;薄鞭;常~;法鞭;制鞭;蒲~) 杖(杖子;仗棰;刑仗;制杖;苇杖;小~;廷杖;棰杖;囚杖;法仗;讯杖;问事杖) 笞 板(板子;毛~;大~) 棰(棰革;榜棰) 篦木(枯木;株木) 扑(鞭扑) 敲(敲搒;敲扑) 荆(荆革;负~请罪) 楚(楚棰;檟楚;贾楚;夏楚) 骨朵 讯棍 榜棰 掉柴 鞭子和刑仗:鞭楚 竹木刑具:棰楚 棰楚
另见:审讯 拷打 鞭子 绳子 ☚ 刑具 枷锁镣铐等刑具 ☛
确实 确实实(实落;实实;实确;实然;定实;着实;端实;煞实;其实;信实) 委(委是;委实) 谅 底 恂 询 洵(~属可贵) 的(的的;的确;的真;的当;的实;端的;委的) 凿(凿凿;凿然) 固诚(~非所料;~有其人) 谌 镌(~如所言) 真(真个;真是;真成;真正;真来;当真;认真) 展(~也有成) 良 允(允洽) 确乎 确切 确核 确然 明白(援证~) 道地 不假 确系事实:属实 确切信实,的的确确:确确实实 踏踏实实,确实具体:切切实实 确切、实在:丁一卯一 的一确二 实在,确实:其实 明白、确实:丁一确二 确实可靠:碻凿 真的 真性 真然 真当 完全确实:的确 清楚确实:真切 明白真切:较切 较亲 详细确实:详实 详的 详核 详核 翔实 简要翔实:简约详核 精辟翔实:精核 真实,确切:逼逼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确凿不移 确切不移 精密确切:精审 精塙 (真实可靠:确实)
另见:证据 凭证 是 正确 无错 结论 ︱虚假 ☚ 确实 非常确实 ☛
通道 通道隙 甬道 空道 过道 过路 孔道 出入的通道:口(出入口) 闱 门户 走道 山谷的出入口:谷口 宫掖的通道:壸术 地下通道:穴 潜逵 地道 地下开凿的通道:隧(隧道;隧洞) 凿 队 羡除 坑道 坑井 平巷 为采矿而在地下修建的井筒和巷道:矿井 矿穴 长长的地道:长隧 用缆索做的通道:索道 为使船行驶方便,在一定水域内用航标等导航设备标明的安全通道:航道 狭窄的通道:陉 (可以通行的走道:通道)
另见:路线 道路 难行 通畅 关口 ☚ 通道、路线 路线 ☛
挖掘 挖掘挖(~田;~洞;淘~;开~) 掘(掘发;~井;开掘) 掏 撅(~坑;~洞) 挑(挑挖;挑抉;挑剜;~野菜) 扒 抠(抠挖;~出) 撩 搰 洿 堑(~山湮谷)剜(~肉) 劚(~地) 刨(~土;~坑) 凿(~井;开~;疏~;穿~) 开(开穵;开浚) 发 穿(穿掘;穿凿) 鉋 陶 镌鑱 挖土:掘土 起土 穴野 挖荒地:开荒 在采矿、铁路等工程中挖掘地下巷道:掘地 用手扒土:掊 用镐刨地或刨茬儿:鐯(~高梁) 挖洞:掘穴 挖地道:穴土 以锄刨坑:锄掊 挖河道、隧道等:开凿 开凿水道:开津 开浚堵塞的水道使通畅:通堙 挖开口子:开口 挖空:窬(~木为舟) 掏出:搯擢 深挖:浚(~井;~渠) 深挖壕沟:深堑 (挖,发掘:挖掘)
另见:工具 挖去 土 获得 矿物 ☚ 挖掘 挖取 ☛
打洞 打洞凿(凿窍) 穿孔 穿洞 打眼 打孔 挖孔 钻,穿:躜 用尖锐的物体转动打孔:钻(钻孔;钻眼;~井) 用凿子等工具打孔:凿(凿空;凿眼;凿洞;凿孔;~镌;~刻;穿凿)穴窍 刻凿:镵凿 凿墙洞:穴垣 穴壁 穴墙 开掘凿通(隧道、河道等):穿 开凿 打穿:穴 凿穿 穿空 洞穿 击穿 凿穿墙壁:凿培 凿通竹节:鏓硐 穿耳而带金银耳环:鐻耳 鐻鍝 (用器物挖孔:打洞)
另见:工具 插 ☚ 刺 雕刻 ☛
木工工具 木工工具打眼具:凿(凿子;木~;圆~;方~) 铣(铣子;~鋧) 锜 銶 雕凿金石的小凿:錾 切木具:锯(锯子;手~;线~) 平木具:刨(刨子;~齿;推刨;槽~;平~;边~) 平木石具:铴 刨子中的刨刀:铁舌 木工画线具:墨斗 绳墨 钩绳 木工用的墨线:绳(准~) 木工砍木的工具:斧(斧子) 斧和凿:锧笮 削平木料的平头斧:锛(锛锄;木锛;锛子) ☚ 工具 平地具 ☛
施酷刑的刑具 施酷刑的刑具格(为~) 铁刷 刀锯 老虎凳 杀人刑具:砧斧 砧鈇 古代斩人的刑具:鈇(鈇质;鈇锧;锧鈇) 锧斧 绞杀用具:绞架 绞索 斩首或腰斩的刑具:砧(砧斧;砧鈇;砧锧) 古代腰斩和鲸刑的刑具:锧笮 古代腰斩人用的砧板:锧 夹指具:拶(桚指;桚子;拶夹;夹桚) 枥(枥撕) 押指 夹棍 銡子 古代鲸刑刑具:凿 去髌的刑具:钻 烹人具:鼎(鼎镬) ☚ 枷锁镣铐等刑具 交通工具 ☛ 凿鑿záo;zuò(一)在各切,入铎。 ❶穿木的工具。《论衡·效力》:“~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锸所以撅地者,跖蹈之也。” ❷穿通,凿穿。《韩非子·外储说》:“筑十版之墙,~八尺之牖。” (二) 则落切,入铎。 ❶榫眼,孔窍。《史通·自叙》:“~枘相违,龃龉难入。” ❷牵强,附会。《孟子·离娄》:“恶于智者,为其~也。” ❸鲜明,确实。苏轼《凫绎先生文集叙》:“~~乎如五谷,……断断乎如药石。” 凿鑿záo❶凿子。 ❷打孔,挖掘。如:凿眼,凿岩机。 凿(鑿)záoⅠ (凿子) chisel Ⅱ (打孔; 挖掘) cut a hole; chisel ; dig: ~ 冰窟窿 make a hole in the ice; ~ 个墙眼 bore or chisel a hole in the wall 另见 see also zuò。 ◆凿井 dig a well; sink a well; {矿} shaft sinking; pit sinking; 凿孔 punching; piercer; 凿密 {机} fullering; caulking; 凿形 scalpriform; 凿岩 {矿} (rock) drilling; 凿子 chisel; plow bit
凿(鑿)zuòⅠ [书] (明确; 真实) certain; accurate; true; authentic; irrefutable: 证据确 ~ an authentic proof Ⅱ (卯眼) mortise; socket: 方枘圆 ~ like a square tenon for a round mortise 另见 see also záo。 ◆凿空 [书] forced; farfetched; 凿枘 [书] incompatible; 凿圆枘方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incompatible; not fitting; unsuited to each other; 凿凿 [书] true; certain; verified 凿工具。用于开孔和槽的工具。长条状。上部有銎,銎口作长方形或方形。平刃。 凿záo❶ 凿壁偷光|凿壁悬梁|凿齿磨牙|凿石索玉|凿圆枘方|凿凿有据
❷ 穿凿附会|方凿圆枘|斧凿之痕
❸ 磨牙凿齿|囊萤凿壁|枘圆凿方|无斧凿痕|言之凿凿
❹ 傅会穿凿|方枘圆凿|浑沌未凿 凿*鑿záo(12画)
  【提示】下面框内是 , 不要错写成羊。第十一笔是竖折,不要错分成两笔。 *凿(鑿)záo12画 业部 (1) 凿子,挖槽或穿孔的工具: 扁~|圆~。 (2) 穿空;打孔;挖: ~冰|~井|~石头|~了一个窟窿。 (3) 〈书〉器物上容纳榫(sǔn)头的卯眼: 方枘(ruì,榫头)圆~(比喻不相合,格格不入)。 (4) 明确;真实: 确~|言之~~。 凿鑿záo战国文字从金旁,从辛变形,辛在臼上中间。或加攴(扑的本字)。表示动手。用凿子钻孔形。小篆隶书稍变作鑿。丵(zhuó)即象凿子形,攴变殳,义通。本从入声来,读zuó,韵变为záo,如:卓罩、濯耀、着(zhuó)又读zháo例。现《审音表》规范统读záo。用为名词,指凿子。指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转为动词,指穿孔,挖掘。如:凿个眼|凿井。组词如:穿凿(指对于讲不通的道理,牵强附会,以求其通)。古代又指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ruì,指榫(sǔn))的。组词如:凿枘(如:凿枘不合)。引申指明确,真实。如:言之凿凿。组词如:确凿。清代群众将字形简化近凿形,只右边少一竖,里面多一横作羊,现简化作凿,取原字的左上角,臼形作轮廓。作规范字。见《总表》。 凿鑿★繁◎常★常
záo鑿,形声,从金, (zuò)省声,本义为用某种工具在木材上打孔使穿透,引申为在木材、土石等上面打孔的工具、挖掘或挖通、卯眼(器物上用凸凹方式相接处的凹进部分)、明确、真实等。近代俗字把原字部件殳、金省略;《简化字表》进一步简作“凿”,保留原字特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