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儀仗 > 出殯火 出殯火 chūbìnhuó 亦稱“送靈火”、“門火”。漢族民間喪葬風俗。出殯時,喪家將靈堂内所鋪的草全部聚集到門外點燃。民間以爲靈柩在堂時,九幽十八獄的鋨鬼會來争搶食物,惡鬼厲鬼也乘機遊移,放火之後就能將其驅逐出門。南北朝時即有此俗。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喪出之日,門前燃火。”近世各地作法不一。青海河湟地區放火後,要擡着靈柩從火上經過,同時全村各家各户,均在門前點燃草堆。江蘇靖江地區則在棺材擡走之後放火,待送葬的人返回時,又在門口點燃一堆火,送葬及擡棺之人均須跨越火堆再進家門。 
功布 (《三禮圖》) 出殡火汉族民间丧葬风俗。亦称“送灵火”。流行于青海省河湟地区。出殡时,丧家要把灵堂所铺的草全部聚到门口点燃,然后抬着灵柩从火上经过送走。与此同时,全村各家各户门前都放一堆草,点上火。民间以为,这样鬼就不敢进自己的家门了。如果死者是得传染病而亡的,放火后,即可防止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