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靥裘褂
清。身长145.5厘米,两袖通长223厘米,袖口宽30厘米,胸宽77.5厘米,下摆宽121厘米,后裾长64.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凫靥裘”是野鸭子面部两腮附近的皮毛。我国以兽皮和鸟毛为服饰的历史悠久,早在周朝时,周天子祭祀昊天上帝时服大裘而冕。而鸟毛制作衣服,一般多用孔雀羽毛,有时也用其他鸟毛。通常以线缕作织造或刺绣的原料。此褂圆领、对襟、平袖、后开裾。胸前钉五个铜镀金鱼藻纹圆扣,钉扣处左边缝接一条以相同材料作的掩襟,掩襟长50厘米,上宽7厘米,下宽23厘米。褂的里衬是月白色素绸。此褂粗略统计大约用了720块凫靥裘,每块长约9.5厘米,宽6.2厘米,有规律地一块叠压一块拼缝,前后身以横向排列,两袖以竖向排列缝制,每块皮毛都衔接得紧密、平贴,不露一点痕迹,整件衣服拼缝得精巧、细致,远看就像一只只小鸟排卧在一起。更奇特的是,它随着方向的变换而闪现出不同的颜色,有时是蓝绿色,有时是紫色,正视一色,侧视又一色,远视一色,近视又一色,真是五光十色、艳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