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凤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凤城典源出处 《史记·封禅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唐·杜甫 《夜》诗:“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赵注:“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凤城fèng chéng借指京城,多指长安。《史记·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阙,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凤阙也。”唐·杜甫《夜》诗:“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赵注:“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杜牧《贵游》: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袁不约《长安夜游》: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裴夷直《和周侍御洛城雪》:一种相如抽秘思,兔园那比凤凰城。 凤城典源出处 《史记·封禅书》:“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余丈。”唐·杜甫 《夜》诗:“步檐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赵注:“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释义用法 传说秦穆公女弄玉吹箫,有凤凰降临,于是称其城为丹凤城。汉代皇宫内又有楼名凤阙,后来便把京城称作“凤城”,把皇宫称作“凤阙”。参见“弄玉吹箫”。 用典形式 【凤城】 唐·刘禹锡:“铿锵楫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宋 ·张景修:“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谁念凤城人远。”宋·陆游:“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明 ·陈子龙:“中星五夜回龙驭,丽日千门对凤城。” 【凤阙】 唐 ·李白:“冠剑朝凤阙,楼船待龙池。” 【丹凤城】 唐 ·沈佺期:“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凤凰城】 唐·李嶷:“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唐 ·杜甫:“由来貔虎士,不满凤凰城。” 【丹凤朱城】 唐·骆宾王:“丹凤朱城白日暮, 青牛绀红尘度。” 凤城 【出典】见“吹箫”条。 【释义】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来凤凰,降于秦京咸阳;后因以“凤城”作为帝都的代称。 【例句】①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李峤《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723)诗句咏京城景色,这里以“凤城”代指长安。②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刘宪《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779)这里用“凤京”点明于长安登临。③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骆宾王《帝京篇》834)这里说暮色降临京城。④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张说《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其二960)这里咏京城葬仪。⑤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李乂《幸白鹿观应制》995)这里咏帝驾还京。⑥清晨朝凤京,静夜思鸿宝。(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1023)道士司马承祯(子微)曾被召至京城并引入宫中。这里即咏其入宫事。⑦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沈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1041)这里咏帝京晚景。⑧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1043)这里说思妇于长安遥念征人。⑨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沈佺期《昆明池侍宴应制》1045)昆明池在唐长安城西郊。这里说帝王车驾出京城赴昆明池。⑩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东方虬《昭君怨三首》其二1075)这里咏王昭君辞别帝京。(11)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武平一《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1083)这里咏自骊山遥望帝都宫阙。(12)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张谔《延平门高斋亭子应歧王教》1131)延平门为唐长安城之西门。这里点明游赏地点在京城西门外。门。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贺朝《从军行》1181)这里咏征人返京献捷的愿望。(14)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其五1282)这里咏位于长安县的死者陵园。(15)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李嶷《少年行三首》其三1466)这是咏主人公出没京城。(16)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刘长卿《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1553)这里说赵居士本居长安。(17)凤皇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岑参《感遇》2056)这里用凤皇城点明所咏叹的往事发生于长安。(18)由来貔虎上,不满凤凰城。(杜甫《复愁十二首》其九2519)这里以凤凰城指京城,同貔虎士相对仗。(19)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钱起《送崔十三东游》2604)这里以丹凤城指京都长安。(20)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2660)这里用“凤城阴”点明池亭在长安城郊。(21)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韩翃《题玉山观禅师兰若》2730)这里用凤城指出兰若建于长安。(22)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卢纶《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3188)这里以凤城指长安。(23)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杨凌《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3307)这里用凤皇城称京城,与鳷鹊观相对仗。(24)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3336)诗咏皇帝出京城观雨,这里用“出凤城”加以点明。(25)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杨巨源《长安春游》3722)这里用凤城点明游于长安。(26)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杨巨源《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3722)红楼院在长安,这里用凤城点出。(27)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杨巨源《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3734)这里用凤城点明喜讯传到京师,且与麟阁相对仗。(28)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八3735)这里以凤皇山代指长安。(29)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姚合《送裴中丞赴华州》5618)这里用“凤城边”指出华州离长安不远。(30)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杜牧《长安晴望》6005)诗咏长安晴望。这里用凤城点题。(31)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杜牧《出关》6020)这里用“望凤城”表现离京出关。(32)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杜牧《贵游》6024)这里用“凤城西”点明所赐池台在长安城郊。(33)闲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章碣《城东即事》7652)这里用“凤城”代称唐都长安。(34)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秦韬玉《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7658)这里用“凤凰城”代称唐都长安。 凤城 凤城参见“凤凰城”。贺铸《沁园春·念离群》:“宫烛分烟,梦池开钥,凤城暮春。” ☚ 冯夷 凤池 ☛ 凤城 凤城fènɡchénɡ┃━ 京都。唐·沈佺期《独不见》诗:“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又《奉和立春游苑迎春》诗:“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唐·杜甫《夜》诗:“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 丹霄 凤楼 ☛ 凤城代称京都。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房杜二相图》: “呼者谢而去。二君共喜,识之。竟同入凤城,诏为名相焉。” 凤城指京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其声宛转动听,招引凤凰群集京城,故称“凤城”。参见 【凤台】,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六《夜》:“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凤城,在此指当时的长安。 京都【同义】总目录 京华京师凤城京都斗城玉城 凤城 凤城京都的美称。唐·杜甫《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注引赵次公曰:“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 瑶城 斗城 ☛ 京都 京都京(京市;京邑;京华;京门;京国;京城;京师;京阙;华京;玉京;天京;皇京;凤京;仙京;帝京;神京) 邑(都邑) 阙(阙下;阙廷;阙庭;天阙;双阙;城阙)辇(辇下;辇毂;都辇;城辇;京辇;辇毂下) 都门 都下 都中琼都 上都 王都 清都 帝乡 帝都 帝城 帝掖 帝居 帝宫 帝家 帝国 帝华 神州 神宇 神都 皇都 皇城 皇州 皇邑 层城 毂下 日下 天宇 天庄 天邑 天衢 都门 紫都 方州 春明 龙城 龙界 宫邑 朝邑 上国 畿郡 畿皋 宸州 宸恒 尊华 龙袖 觚棱 金城 金马 畿皋 高台 桂玉(桂玉之城;桂玉之地) 斗城 王城 柱国 丹凤城 帝辇之下 清都紫微 清都绛阙 清都紫府 另见:朝廷 帝王 城市 宫殿 繁华 ☚ 首都 街道 ☛ 凤城fèng chéng指京都。杜甫《夜》:“步蟾倚仗看牛斗,银汉遥应接~~。” 凤城县名。在辽宁省东部。原名凤凰县,取自于城东南数里的凤凰山。汉玄菟郡地。晋属平州。隋为高句丽庆州地。唐初属安东都护府。渤海属东京龙泉府。辽置设开州镇国军。金为石城县地。元属东宁路。明为东宁卫凤凰城堡地,属辽东都司管辖。清顺治元年(1644)置凤凰城守官。乾隆四十一年(1776)划归岫岩理事通判辖焉。道光七年(1827) 改为岫岩凤凰城海防通判。光绪二年(1876)改置凤凰直隶厅。1913年改称凤凰县。1914年避与湖南省凤凰县同名,更名曰凤城县。寻即划属奉天省东边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32年复属奉天省。1934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以后归辽宁省管辖。境内峰峦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河流主要有叆河、大洋河和草河。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水稻、大豆。特产柞蚕和烟草。林业资源丰富,树种主要有红松、油松、落叶松、柞树、椴树等。有苦参、人参、党参、天麻等百余种药材。矿藏资源主要有铁、煤、铅、锌、金等。有采矿、化肥、机械、建材等工业。沈丹铁路与凤上铁路于凤城县城交会。风景秀丽的凤凰山是辽宁省重点自然植物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凤凰山山城(乌骨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城 凤城镇名。位于海阳县境中部偏东南,南濒黄海。东林河穿镇而过至羊角畔入海。航运方便,建成使用的凤城港,有500吨泊位两个,设计年吞吐量为30万吨。名胜有石人泊蓄水池等。 ☚ 长清 文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